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築人格長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醜。有了高分數、好成績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實上,影響終生髮展的因素中,分數並不是最重要的,起著制約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樂,是受人歡迎、尊重,而不是知識學問。
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父母大多沒受過專門訓練。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戀愛成家,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很少有人說怎麼做父母。即使有人說過,也許會是如“棒頭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觀念,而這些觀念對不對則需要反思。我們都知道,要想駕駛車輛,尚需要到駕校學習三個月並經過嚴格的測試才能拿到執照;而要做人父母,“駕駛”著家庭之舟遠航恐怕不是三個月能學會的。何況連婚檢都懶得做的現代人,根本沒有可能去進行三個月的專業培訓,便糊里糊塗地做了父母,似乎全然不顧自己的語言、行為、教育會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什麼樣的烙印。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好學校是學生永遠嚮往的地方,它並不在於樓房高不高,房子漂不漂亮,而在於校風好,教師的教學水平相當出色。同樣的,圓滿的家庭都是家庭和睦,父母相敬相愛,子女成才聽話。孝心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文化的精華。一個人連對自己的父母都沒有孝心,就很難對自己的國家、民族有深厚的情感,也不會愛社會、愛其他的人。歷史上許多偉人如岳飛等,首先是一名孝子。現在的董永故里孝感市孝南區每年評出“十大孝子”,對於促進家庭倫理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維護社會穩定都有作用所以說,會生活的人注重灌修婚姻,不會生活的人只裝修房子,忽視真正的家庭生活質量。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個性以至思想品德。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應經常鼓勵孩子學會和同學、鄰里、朋友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體驗交往的樂趣;幫助孩子樹立愛心、信心,理解他人的情緒、感情,學會情緒的自我調節控制,使他們的情緒穩定在安祥、平靜的心境中,教育他們學會克服困難,正視失敗和挫折,學會從沮喪、低落的情緒中走出來,培養起他們健康的人格和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未成年人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只有把宏觀與微觀緊密結合起來,從自己做起,身邊的事做起,注意一言一行,這樣才能使未成年人教育結出豐碩的果實。
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育職責的漠視,必然導致家庭教育出現問題。每個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長道路,讓他喜歡一樣,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活質量。一個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樂,這很重要。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是青少年教育鏈中最重要的一環,家長的道德觀念、言談舉止對子女具有引導和示範作用,父母要維護自身良好形象,以德教子(朱德《母親的回憶》),從自身做起。
對任何人而言,工作都只是退休前的經營;唯有家庭才是真正一生的事業。有這樣的說法:幸福人生三要素:生長在和平年代;生長在溫暖家庭;受良好的教育。競爭時代的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家長成天為工作、為生活奔波,學校裡一天到晚上課抓學習,學生中出現了一些思想問題,有時無處傾訴,無人知曉,甚至無人化解,使問題*隱蔽,越積越多。大多數家長雖有教子之心,但對未成年人心理研究不夠,往往用老標準要求,用老辦法教育,這就如同看病拿錯了脈,開錯了方。當今社會人們對物質利益過分追求,對精神層面需求冷漠,社會責任感的弱化,已經成為某些領域和人群的普遍社會心理;社會處在轉型時期,造成了人們的心理壓力失衡、個人的不健康心理。有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的父母易發怒的程度要比美國父母的高出30%,嚴厲程度超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