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2部分

定近河地,應令引水入田耕種。諭曰:“水田之利,不可太驟。若剋期齊舉,必致難行。惟於興作之後,百姓知其有益,自然鼓勵效法,事必有成。”四十年,李光地言:“漳河分四支,三支歸運皆弱,一支歸澱獨強。遇水大時,當用挑水壩等法,使水分流,北不至挾滹沱以浸田,南不至合衛河以害運。”如所請行。

四十三年,挑楊村舊引河。先是子牙河廣福樓開引河時,文安、大城民謂有益,青縣民謂不便,各集河干互控。至是河成,三縣民皆稱便。天津總兵官藍理請於豐潤、寶坻、天津開墾水田,下部議。旋諭曰:“昔李光地有此請,朕以為不可輕舉者,蓋北方水土之性迥異南方。當時水大,以為可種水田,不知驟漲之水,其涸甚易。觀琉璃河、莽牛河、易河之水,入夏皆涸可知。”次年部臣仍以開墾為請,諭以此事暫宜存置,可令藍理於天津試開水田,俟冬後踏勘。

四十八年,濬鄭州賈魯河故道,自東趙訖黃河涯口新莊。於東趙建閘一,黃河涯口築草壩石閘各一。甘肅巡撫舒圖言:“唐渠口高於身,水勢不暢,應引黃河之水匯入宋澄堡。如水不足用,更於上游近黃處開河引水,酌建閘壩,以資蓄洩。”從之。江蘇巡撫於準言:“丹陽練湖,冬春洩水濟運,夏秋分灌民田。自奸民圖利,將下湖之地佃種升科,民田悉成荒瘠。請復令蓄水為湖,得資灌溉。”從之。五十七年,以沛縣連年被水,命河督趙世顯察勘。世顯言:“金鄉、魚臺之水,由沛之昭陽湖歷微山湖,從荊山口出貓兒窩入運。近因荊山口十字河淤墊,致低田被淹。應將沙淤濬通,再於十字河上築草壩。若遇運河水淺,即令堵塞,俾水全歸微山湖,出湖口閘以濟運,則民田漕運兩有裨益。”從之。

世宗時,於畿輔水利尤多區畫。雍正三年,直隸大水,命怡親王允祥、大學士硃軾相度修治。因疏請濬治衛河、澱池、子牙、永定諸河,更於京東之灤、薊,京南之文、霸,設營田專官,經畫疆理。召募老農,謀導耕種。四年,定營田四局,設水利營田府,命怡親王總理其事,置觀察使一。自五年分局至七年,營成水田六千頃有奇。後因水力贏縮靡常,半就湮廢。是年命侍郎通智、單疇書,會同川督嶽鍾琪,開惠農渠於查漢託護,以益屯守,復建昌潤渠於惠農渠東北。六年,浚文水近汾河渠,引灌民田,開嵩明州楊林海以洩水成田。八年,帝以寧夏水利在大清、漢、唐三渠,日久頹壞,命通智同光祿卿史在甲勘修。是年修廣西興安靈渠,以利農田,通行舟。濬陳、許二州溝洫。

十年,雲貴總督鄂爾泰言:“滇省水利全在昆明海口,現經修濬,膏腴田地漸次涸出。惟盤龍江、金稜、銀稜、寶象等河俱與海口近,亟宜建築壩臺。”又言:“楊林海水勢暢流,周圍草塘均可招民開墾。宜良江頭村舊河地形稍高,宜另開河道以資灌溉。尋甸河整石難鑿,宜另濬沙河,俾得暢流。東川城北漫海,水消田出,亦可招墾。”均從之。十二年,營田觀察使陳時夏言:“文安、大城界內修橫堤千五百餘丈,營田四十八頃俱獲豐收。但恐水涸即成旱田,請於大堤東南開建石閘,北岸多設涵洞,以資宣洩。”從之。

乾隆元年,大學士嵇曾筠請疏濬杭、湖水利。兩廣總督鄂彌達言:“廣、肇二屬沿江一帶基圍,關係民田廬舍,常致衝坍,請於險要處改土為石,陸續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