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大到歷史主線,小到人物典故細節的推敲,為了寫這本書,我專門停過一個月大量的閱讀著各種戰國史,雖然不敢說了如指掌,但至少也是知之甚詳。
可惜還是撲街了,成績確實很慘淡,以致我每天的寫書都成為了一種煎熬,異常的煎熬,每晚都是盯著顯示器打著瞌睡,卻不知道該寫些什麼。當初寫天生韓信時,雖然收入很低,但是始終有著很多關心的人不斷的鼓勵和打氣。呵呵,現在雖然是買斷的書,卻真的成了孤家寡人,連一點像樣點的意見都沒有了,每天只是閉關熬出章節交稿,我想編輯看見我這成績,大概都打算放棄我了,基本對我不聞不問。
恩,這本煎熬完了,下本我會找個合適的歷史時代開始故事,不會再挑選一個冷的不能再冷的歷史時代了,這本書就是很慘痛的教訓。不管你下多大功夫,花了多少心血,你寫的東西沒人感興趣,終究是要撲街的。以前很多人給我提過意見,讓我不要寫戰國時代,可我終究固執的沒有聽從,現在嚐到代價了。
牢騷發完了,繼續碼字去了,不管怎麼說,這本書還是要繼續寫下去的,我沒有半途而廢的習慣。白天上班,晚上的時間全磨在書裡了,人生就是這麼悲催。
第一百零五章 殺機畢露(一)
信宮朝會既已結束,各國的國君便也紛紛拜別。最先走的是宋魯衛的君主和周室的使節,魯衛之君都是知情識趣之人,知道信宮朝會本就是大國之間博弈的遊戲,他們這些彈丸之國無非就是來湊數兒子,說句委實不客氣的話,這種效果連作為卒子的資格都已失去。唯一有些實力的宋國,卻因為被趙國拋棄而耿耿於懷,所以宋王子偃並未親自前來,而是派了太子敷衍了事。
其次拜別的楚國令尹鬥階,他雖為楚國令尹,但為人即位低調,在這次信宮朝會中大多都是一言不發,私底下也極少與各國走動,其實鬥階的態度多少也代表瞭如今楚國的國策。不同於中原積極參與合縱連橫的各國,楚國這些年來在中原的影響力日漸衰退,多次拒絕參加諸國會盟,這次雖然破例派鬥階前來參加信宮朝會,但扮演的就本就是可有可無的角色。
楚國自春秋時期開始就是大國,別國都是尊周天子而自稱公侯時,惟獨楚國敢率先稱王挑戰周室權威。莊王時期楚國曾經稱霸中原,盛極一時,後期被吳國所破,國勢大衰。到了悼王時期,吳起與魏武侯決裂出走楚國,悼王如獲至寶,委之為相,楚國在吳起的一系列改革下才恢復了一些活力,漸漸強盛起來。
宣王和威王時期楚國一方面堅持休兵息民,保持實力,不輕易出擊;另一方面則洞察形勢,抓住有利時機,也大力加入兼併戰爭的行列,攻城略地,開拓疆域,使楚國在戰國時期出現了最強盛的局面。更是在威王七年,楚威王以景翠為楚師元帥,殲滅越師主力,殺死越王無疆,盡取越人所佔吳地,令天下震驚。越人從此離散,成為楚國的附庸。曾經強盛一時的越國,從此退出了戰國爭霸的舞臺,成為趙國時代第一個被滅的萬乘之國。
可惜威王死後,即位的楚懷王為人鼠目寸光,貪婪成性,多次被秦國的張儀愚弄,本是齊國的堅定盟友,卻背齊投秦,再得知受騙後竟然惱羞成怒傾全國之力與秦國戰於藍田,大敗而歸。懷王搖擺不定的態度最終激怒了中原各國,在張儀的倡導下,秦齊魏韓宋五國皆為同盟,大舉伐楚,把楚國的國力幾乎耗盡,懷王最終仍舊被羋太后所騙,囚禁在了咸陽,為天下人所笑。(PS:楚懷王此時尚被囚禁在咸陽,並未身死,當初羋太后騙他入秦相商盟約,懷王天真的信以為真,欣然前往赴約,最終被秦國抓住,逼迫他割土求和。不過懷王還是有些骨氣的,保持了一個王者的風度,寧死不肯割讓土地求和。)
懷王被拘秦國後,秦人將他長期關押此次要挾楚國,楚人便立了在齊國為太子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