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但是其生產的糧食也僅夠維持本國的基本需求。
農業是第一產業,這個“第一”就足以說明農業的重要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肚子都填不飽的情況下作戰,甚至連正常的活動都無法進行。可以說,如果能夠使美國鬧饑荒的話,那麼這要比殲滅100萬美軍,摧毀十座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更能夠打擊美**民計程車氣。可問題是,農業與工業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相對而言,工業屬於集中型產業,即工廠都很集中,也很容易遭到打擊,工業本身對土地的要求並不高。相反,農業是建立在土地的基礎之上的,在糧食單位產量一定的情況之下,有多少土地,才有多少產量,而要提高糧食單位產量,不是依靠農民“加班”就能做到的,而且糧食的單位產量提高的限度也不大。
同時,農業對氣候與季節的依賴性非常大,這是與工業的另外一個巨大的區別。不管天晴下雨,只要有原料,工廠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出產品來,而農業則不行,嚴重的自然災害會使農業減產,甚至是全面歉收。另外,只有在合適的季節裡,才能夠種植出農作物,過了季節,土地就沒有價值了。
農作物的生長期限比較長,而且是相對固定的,這是與工業的第三大區別。以小麥為例,從播種到收穫,至少需要三個半月的時間,在某些高緯度,或者是自然條件不好的地方,甚至回超過5個月。而在這段期間之內,農業是沒有產出的,而且這個時間也不是人為因素可以徹底改變的。
這是這三個本質上的區別,決定了農業的特殊性,可同時農業又絕對是不能或缺的,因為工廠裡生產不出糧食,最多隻能加工糧食而已。可同樣的,也正是這三個特點,決定了轟炸對農業的危害性反而要小得多。
不說別的,能夠產出1萬噸小麥的農場面積超過了25000畝,約和17平方公里。而對付一座市區面積有17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至少需要投下5000噸燃燒彈。換句話說,用5000噸燃燒彈去摧毀10000噸小麥,這個經濟賬是很明顯的,除非唐帝國生產出的燃燒彈多得成山,不然的話,就不可能透過摧毀農業的方式來擊敗美國。
可問題是,如果能夠導致美國糧食全面檢查,最終導致糧食危機,在美國國內引發大規模的饑荒的話,那麼戰爭肯定會很快結束,因為誰都知道,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別說軍隊無法作戰,就連百姓都會造反。
28年中期,在薛希嶽的幕僚班子裡就有人提出了針對農業的大規模轟炸行動,當時被人看著了笑話,根本就沒有多少人重視。薛希嶽也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當時為了敷衍那名提出建議的幕僚,薛希嶽就讓他去做一份相關的報告出來。一個月後,這名幕僚就交上了報告,這已經不是一份用來讓首相消磨時間的報告了,而是一份結合了大量情報,以及根據眾多實際情況,對美國農業承受打擊的能力,以及要在美國引發饑荒所必須要達到的摧毀能力所做的一份全面的分析報告。
薛希嶽看完了報告後,也認識到,如果真能夠在美國引發一場大饑荒的話,那麼戰爭就會很快結束。隨即,他就讓這名幕僚官員組織人員,做了相關的深入研究。
實際上,早在28年初的時候,情報部門就判斷美國在29年很有可能出現糧食歉收的情況。當時,情報部門主要是依靠美國的農業人口,以及化肥產量進行的相關推算,認為美國在29年的小麥收穫量將比28年降低大概兩成,而29年的糧食總產量很有可能低於最低需求量,從而產生饑荒。
戰時與平時的糧食需求量是不一樣的。和平時期,基本上所有的國家都是依靠市場手段調節糧食的生產與供應,而國家戰略儲備糧倉的主要作用是穩定市場上的糧食價格,以及應付突發的自然災害所導致的糧食減產。按照戰前美國政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