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派往漠北的斥候提供的準確訊息,鐵木真調遣一百萬人口南下,打算越過長城,在河套平原駐紮。”
漠南龍城,上百個漠南的大小領主聚集,憂心忡忡。
漠南大草原實在是過於遼闊和分散,又缺少擁有傳送陣的大型城池,難以和中原一樣建立集權統治,所以各個領主都有自己的部落。這些部落,也分散在漠南大草原各地,少則有幾千人口,多則幾十萬人口。
這些漠南領主,相當於漠南的貴族。
代表楚天勢力的燕太子坐在主位之一,環視在場的漠南領主們:“鐵木真已經往天山派去兩百萬人、漠南兩百萬,現在又往河套派去一百萬。漠北有人口千餘萬,也就是說,蒙古帝國,大約將三分之一的人口分派出去。”
其中一個漠南領主說道:“我們漠南也有千萬人口,只不過不少是鮮卑部落。另外我們缺少名將和高階騎兵,所以才會如此懼怕蒙古帝國。如果給我們蒙古帝國那樣的陣容,我們漠南一點都不慫。”
在場的漠南領主們無不贊同其說法。
漠南的人口在剛開始要多於漠北,後來鐵木真從第三次國戰中獲得了千萬人口,這才反超漠南。
漠南領主們的名將數量太少了,漢帝國的名將主要集中在關內。
“關內的諸侯會出手幫助我們對付蒙古帝國,所以不必擔心。現在我們要考慮的問題在於,是否要出兵攔截這一支南下的蒙古部落?對方有人口百萬,定然會有幾萬騎兵,甚至是十萬騎兵進行護衛。”
燕太子試圖主導漠南領主的聯盟。
一群漠南領主們彼此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戰意:“可以攔截!”
“那麼我們兵分兩路,一路牽制駐紮於漠南的哲別軍團,一路合擊南下的百萬蒙古部落,如何?”
“攔截南下的蒙古騎兵,也許要動用二十萬漠南騎兵,才能成功。此戰,一共動用一百個漠南領主,平均每一個漠南領主出動騎兵兩千人。”
燕太子為了阻擊南下的蒙古騎兵,調動數量龐大的漠南騎兵,對這一支蒙古騎兵進行堵截。
很快,整個漠南草原被驚動,一個個漠南領主緊急調動兵馬,組織一場浩蕩的軍事行動。
漠北草原有百萬人口進入漠南,途徑漠南,準備進入河套。
鐵木真的大將博爾忽、完顏陳和尚,率領蒙古騎兵、女真騎兵保護這一個龐大的部落南下。
“草原上有一股危險的氣息。”
博爾忽取下鞍間的角弓,命令南下的部落停止行軍。
在草原的南邊盡頭,無數的騎兵排列,漫山遍野,旌旗蔽空,黑壓壓一片。
“左右兩側也有騎兵!”
蒙古騎兵發現漠南騎兵出現於左右兩翼,開始對蒙古騎兵進行合圍。
漠南領主同盟,並非無所作為,而是在等待機會!
博爾忽的臉色微微一變。
漠南領主們,準備了二十萬騎兵,請君入甕!
“如果木華黎的探馬赤在,一定可以提前發現這群騎兵的動靜。”
博爾忽深感缺少探馬赤的痛苦。
否則以探馬赤的戰鷹的偵察能力,漠南領主們調遣二十萬騎兵在此地截擊蒙古騎兵,定能提前發現。
博爾忽的能力相比速不臺、哲別、木華黎這一批統帥,相差一籌。
“此戰必須要勝!”
公孫瓚又招募了一批白馬義從,打算報仇。
馬蹄轟鳴,二十萬漠南騎兵開始滾動,從三個方向夾擊博爾忽軍團!
博爾忽軍團臨時應戰,令所有青壯牧民,手持角弓、長矛出戰!
密集的箭雨升起,猶如傾盆大雨遮蔽蒼穹,兇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