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缺乏甲冑防禦的輕騎兵被箭雨射殺,鮮血染紅肥沃的草地。
漠南領主聯手,可以拼湊出一批武將,統帥二十萬騎兵,正面硬撼蒙古騎兵!
儘管漠南領主們不願意提前與蒙古帝國爆發戰爭,但他們不可能坐視一百萬蒙古帝國的人口進入河套,否則河套會亂成一團。
於是,漢帝國與蒙古帝國兩個關聯密切的文明在漠南爆發了第一場遭遇戰!
公孫瓚持矛,率領一隊白馬義從突入蒙古騎兵之中,其對遊牧部落有特殊的壓制效果,白馬義從騎射,命中迎面而來的蒙古騎兵的面門,將其射殺!
公孫瓚在外戰時,比內戰更加兇猛,上次被蒙古第一弓哲別擊敗,公孫瓚積攢的怒氣終於爆發,一個人,擊殺數十蒙古騎兵!
春秋無義戰,唯有你死我活!
“白馬將軍公孫瓚在此,誰敢一戰!”
公孫瓚身邊的騎兵以清一色的白馬為坐騎,威風凜凜!
二十萬漠南騎兵與十萬蒙古騎兵鏖戰,整個戰場鋪滿浩蕩的騎兵,箭雨撒落,馬刀與長矛廝殺!
中原的諸侯極少有機會看到如浩大的騎兵交戰的場面,但對於可以直接徵發牧民成為輕騎兵的遊牧文明而言,集結十餘萬騎兵輕而易舉。
燕太子親自握著一把長槍,奮勇殺敵。
漠南龍城的城主劉虎,為人兇狠,同時還是武將型別的玩家,雙手握著一口大刀,全力一劈,竟然將一個蒙古騎兵劈成兩截!
“殺!”
劉虎的胸膛間熱血沸騰。
這次算是徹底得罪了巔峰時期的蒙古帝國,但是劉虎卻毫不畏懼。
不只是劉虎,其餘漠南的領主們也不怕事,因為他們知道在得罪了蒙古帝國以後,其餘漢帝國的諸侯們不會坐視不理,肯定會出兵漠南,將鐵木真的勢力從陰山驅逐。
甚至,漢帝國會收復漠北,將漠北也併入帝國的版圖!
漠南的領主們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公孫瓚攻打左翼,而狄青率領騎兵攻打右翼,猙獰的青銅面具讓蒙古騎兵聞風喪膽。
狄青的大刀比劉虎的大刀更加兇狠,基本一刀斬殺一個蒙古騎兵,偶爾還使用拖刀計,斬殺蒙古百夫長、千夫長。
蒙古騎兵自從擴張以來,除了在天山遭到西域都護府的頑強反擊,這是第二次受挫。
漠南領主們集中大部分史實武將還有普通武將,等到博爾忽進入漠南,然後發難,打算殲滅鐵木真派出的博爾忽軍團,俘虜百萬人口!
博爾忽握著一根長矛,與漠南騎兵廝殺,長矛直接將一個漠南騎兵抽落,馬蹄踐踏,傳來骨頭粉碎的響聲!
兩支騎兵都極其頑強!
漠南騎兵也久經沙場,比起博爾忽的騎兵不遑多讓!
博爾忽軍團大約有七八萬人,臨時出戰的蒙古帝國牧民有十餘萬,雙方紙面兵力相當,實際上爆發的戰力也相持不下。
“如果怯薛軍在,豈會如此!”
博爾忽刺死一個漠南領主的部將,被一支箭矢射中護心鏡,護心鏡凹陷,險些被射穿,不禁惱怒。
作為四大怯薛之一,博爾忽的怯薛軍被集中在成吉思汗鐵木真麾下,沒有隨之南下。
恐怕即使是鐵木真,也不敢相信漠南的領主們會集中二十萬騎兵對南下的博爾忽進行大規模截擊。
漠南領主們不怎麼畏懼蒙古帝國!
大戰還在持續,狄青的北宋殿前騎兵、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試圖開啟突破口,浴血奮戰,倒在他們軍團攻勢下的蒙古騎兵,數量達到了兩三千之多!
蒙古騎兵之中,一隊重騎兵不急不緩地換上金國具裝。
金國以鐵浮屠聞名,鐵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