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就需要公子們相助,而不是誅殺),因此始皇不信任他的兒子們,因此想殺天下眾望所歸的長子扶蘇。再次,始皇已死(或自然死亡,或被害死),新君想除掉自己這個最大政敵(矯始皇詔)。新君的繼位合法性未知。這正是歷史事實(不過胡亥繼位之不合法,後人知道,扶蘇仍然不知道)。當然也存在始皇未死而新君已繼位之可能性,不過這與其它情況在實質上區別並不大。除了這三種可能性,理論上也存在其它邏輯可能,但遠遠不如這三情況的可成立性。。 最好的txt下載網

大秦帝國避免滅亡的希望如何破滅:扶蘇之死(4)

詔書有可疑性,常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更不用說蒙恬與扶蘇了——不過蒙氏能說其“詐”,而扶蘇卻不能說其假;因此他只有泣——這正證明他已經考慮到這三種最大可能性(也包括其它可能性),及必須做出艱難選擇的痛苦之處。他的痛苦沒有地方可以訴說,他不能說此詔書可疑——那樣他就必須面臨公開選擇,不是不忠不孝,就是反叛國家。父皇要他死,他只有死;再請示一遍還是死——這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能夠推論出來的。與其再取其辱,不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樣忠孝之名尚可得保全,就象晉獻公之於申生。如果新君讓他死,既然新君他能夠合法或矯詔繼位,既然新帝他能夠矯詔殺自己,那麼這證明在法理上新君已經掌握了“名”——皇帝的寶座與名義,與權力。自己如果再請示於新君,還是一死;除了反叛或逃亡別無他法。申生是先逃亡於晉之新城然後自殺,當時還沒有獻公的追殺令下來。當時有人勸申生逃亡於他國,這也是春秋戰國流行的躲避內亂之法。不過申生顯然不想逃亡;即使能夠逃亡成功(或許他擔心自己逃亡後,支援自己的軍隊會以自己的名義反對新君——這樣分析下去就太長太多了,且打住)。那麼反叛呢?許多人認為他應該反叛,而且舉出了許多理由,可惜都不成立。扶蘇會反叛嗎?會嗎,不會嗎?這真是一個重大問題,就如哈姆雷特拷問生存與死亡一樣。反叛不是菜場買豆腐那麼簡單,說動手就動手。這裡我先不分析扶蘇自己主觀上是不是想反,而先說客觀上的起兵可能性與成功可能性。

蒙恬支援扶蘇嗎?其他高階將軍支援他嗎?士兵支援他嗎?許多人因為蒙恬對扶蘇的忠告與建議,就想當然地認為蒙恬會支援扶蘇反叛,想當然地認為蒙恬支援就是三十萬軍隊支援扶蘇反叛。我們永遠不要忘記,秦之法治已歷一百餘年,早已深入關中民眾之心——而那支三十萬大軍,正是秦軍精銳,完全由關中民眾組成。他們的父母妻兒都還在關中,包括高階將領與普通士兵。他們一反叛,關中的親人個個得人頭落地,財產全部入公。他們反叛,利益有多大,危險有多大?利害權衡之下,有多少人會支援扶蘇呢?更何況是面對始皇(當時除了那些陰謀家,誰都根本不知道始皇已死);即使是已知道胡亥即位,又會有幾個人反對名正言順,有始皇遺詔明示的新君呢?

蒙氏是始皇的重臣與寵臣——那麼當蒙恬面對始皇遺詔命胡亥為新君之時,他是支援還是反對進而反叛呢?他可以懷疑賜扶蘇一死詔書的真實性,但他能夠和敢於懷疑立胡亥詔書的真實性嗎?這些都是太大的疑問。我自己認為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蒙氏受始皇恩太重。至於如同樣作為秦傳統軍事世家的王離,他又會作出什麼選擇呢?我們也可以想見他的反應。沒有足夠的支援,扶蘇會起兵嗎;起兵後成功可能性又會有多大?這些問題的最終結果,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嗎?——在我而言,扶蘇就是想反,其起兵可能性與成功可能性都微乎其微;看看被胡亥與趙高害死的眾多始皇之子,胡亥的哥哥們,都無一不是待宰羔羊——他們為什麼不反抗?

上面只是說的客觀起兵及成功可能性,這裡我要說扶蘇根本就沒有想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