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部分

以為質當。”

呂範以為袁術短目之人,定然收之,遂說道:“袁公路款得此久矣!以此相質,必肯發兵。”

三人計議已定。

次日,孫策入府來見袁術,拜於袁術近前,哭泣著說道:“父仇不能報,今母舅吳景,又為豫州刺史劉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廬江,必將被害。策敢借雄兵數千,渡江救難省親。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遺下玉璽,權為質當。”

袁術聽聞有玉璽做質,使孫策取而視之,遂歡顏大喜的說道:“吾非要你玉璽,今且權留在此。我借兵三千。馬五百匹與你。平定之後,可速回來。你職位卑微,難掌大權。我表你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剋日領兵便行。”

孫策拜謝,遂引軍馬,帶領朱治、呂範,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等,擇日起兵。

第207章 妙才周郎始出山,短目劉繇罷英才

第207章妙才周郎始出山,短目劉繇罷英才

這一段描述中真真假假,還請各位不要太過挑剔。周郎公瑾出山,比之諸葛亮要相差很多。畢竟諸葛孔明是很騷包的一個謀士,在演義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對他的描述,尤其是三氣周郎,顯示出周郎與之智慧不相符的度量;其中“死諸葛嚇退活仲達”,雖然是用來體現司馬仲達的疑心之慮,但是亦有些……

好了暫時不再細表前人如何?畢竟我的水平比之前人差之甚遠。那麼就繼續開講我思想中的故事吧……

話說孫策等人兵出壽春,朝著廬江而來。這一日,行進歷陽境界,大軍對面忽然出現一支軍隊迎面而來。

為首一人,身著白衣,內襯軟甲,坐下一匹汗血寶馬,一身遂做儒生打扮,卻又顯得威武至極。只見其資質風流,儀容秀麗;又看他手掌長槍,腰懸寶劍,劍眉虎目,威風凜凜。此人何人?此人乃是廬江舒城人氏,姓周,名瑜,字公瑾。原來孫堅討伐董卓之時,移家舒城,周瑜與孫策同年,自幼交情甚密。故此結為仲昆,孫策年長周瑜兩月。周瑜便以兄長事於孫策。

周瑜打馬來到孫策近前,下馬便拜:“瑜見過兄長!兄長別來無恙乎?”

“賢弟如何在此?”孫策見是周瑜,十分高興,急忙下馬攙扶。

“家叔日前接到袁公路詔令,引為丹陽太守;弟往而拜之,今日省親返回,未曾想到在此得遇兄長。”周瑜急忙說道,“兄長不在袁公路那裡從差,今引兵何往?”

“哎!賢弟,一言難盡也!”孫策叩打哀聲,將自己在袁術之處的際遇相告,“袁公路色厲內荏,飛揚跋扈。愚兄累於他攻城拔寨,竟受其漫默相待。想先父之英雄,愚兄心頭有愧也!更兼母舅傳書,君理、子衡二位以明言相勸尉。愚兄遂以玉璽謀得袁公路兵馬三千。”

周瑜本是一個胸懷大志之人,頗有經韜緯略之才。聞言大喜,他向孫策作揖稽首道:“吾兄欲謀大事。愚弟願效犬馬之勞,共圖大事。”

孫策自知周瑜之才,心下大喜,言道:“能得賢弟之助,大事諧矣!”遂引周瑜與朱治、呂範、韓當、程普、黃蓋等人相見。

周瑜與眾人一一施禮之後,又向孫策獻計:“吾兄欲濟大事,可知江東有二張乎?”

孫策不知,遂問道:“何為二張?”

“一人乃彭城張昭,字子布;一人乃廣陵張紘,字子綱。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於此。吾兄何不聘之?”周瑜解釋道。

孫策欲興大事,迫切需要人才。聞言大喜,他立刻使人準備禮品佳物,往而聘之。二人各據言辭,俱不入聘。

周瑜謂之曰:“賢兄可知此二人不至之故?”

孫策看著周瑜,笑著說道:“公瑾莫不是要告訴為兄,賢士高人當親往而求之?”

周瑜點頭應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