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唐,經不起推敲。

我臨退休前幾年,開了一門課,重點之一就是讀古書,讀經典,包括《孟子》,他涉及君臣關係的話還有: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

吾聞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中國歷史的三大誤讀:政治部分

此文是一年以前(2011年5月),網易讀書“閱讀·中國”第6期“中國思想者系列訪談錄”,雷天主持訪談節目的一部分;現在拿到部落格上來(文字有小的改動),原因之一,是年初終於有同道的文字在網上出現(海外);另一,是就此鄭重推薦錢穆先生的大作《政學私言》(當然,這裡還有一個“立場”問題需要解決,即一定要轉變到認同中國文化,願意瞭解她的道理所在和正面價值,否則那一切恐怕還無從談起)。還有,就是其中一些內容,還跟我剛剛發表的《乾隆十三年》有關。

一、中國不是專制,是“一個人做主”

網易讀書:您講了我們兩個對歷史的誤讀,一個是社會史上的人口眾多;一個是經濟史上的地主剝削。您另外還有一個重大的對中國歷史的重新解讀,就是政治史上中國不是封建專制。正是基於對歷史的誤讀,所以中國現在很多毛病就是“仁人志士”努力改造中國所造下的一些毛病,是吧。

高王凌:對,他們動手革命有一個世紀,從五四以來,這裡頭太多的故事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網易讀書:對歷史想當然的結果。

高王凌:民國以來這個問題都存在,這個誤讀核心就是對傳統的認識,所以余英時說是思想衝突的焦點,在講對傳統的認識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反傳統的。不反傳統的老知識分子、老學者還是有個別的,我們能找著。但是我認為,在這個大框架下有三個問題是他們給我們留下來的,他們沒有多少貢獻,留給我們,讓我們在這兒發愁。第一個就是剛才談的人口,第二個是地主,第三個就是要談到的專制,不是封建了,說中國社會傳統是封建社會,這個概念大家早就批評了。

網易讀書:我們就談政治專制。

高王凌:政治專制,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專制這個詞本身就有問題,中國的古書上有專制這個詞,這個詞用得最多的就是比如說一個大臣,他專擅權力,不該他管的事他管了,這叫專制或者叫專擅。在絕大多數不是針對帝王的。而西方用這個專制的概念,那就有一系列的說法。我基本上認為那個東西和中國的事不搭調,用專制這個詞來說中國的傳統是不合適的。

網易讀書:為什麼和中國的不搭調,這個專制?

高王凌:如李零所說,君主制和僭主制,是一人統治。貴族制、寡頭制是少數統治,共和制和民主制是多數統治。

亞里士多德認為君主制最好,不能就叫暴君。中國說的那種獨裁,到了暴君專制,那就是紂……

網易讀書:對,我看《布萊克維爾百科全書》裡面對“專制”的解釋,還有大英百科全書編纂的《西方大觀念》,對“專制”的解釋,“專制”和“暴政”是合在一起的,專制並不等於暴政。專制有好的專制,但是很容易演化成暴政。

高王凌:民主在長期以來,十九世紀以前就是壞詞,但是專制在長期的時間是個好詞,一直到歐洲革命前,它是好詞,歐洲還想學康熙呢。我跟我的歐洲朋友也辯論這個問題,就是說你用你的詞可以隨便用,但是用到中國,你不要說中國是專制。我在我的文章裡就提出這個問題,就是說中國傳統政治不叫專制,中國當代政治也不叫專制。把專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