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姬道:“既然是重陽節,當然少不了茱萸葉,菊花酒,後一句當改作‘自古名士多寂寥,茱萸菊花寄詩魂’。”
王維和陶淵明也笑道:“不對,不對,後一句應該改作‘自古名士不寂寥,因有知音寄詩魂’。”
白姬覺得“茱萸菊花”好,王維和陶淵明覺得“不寂寥”更佳,元曜覺得“美人香草”意境更美,三方爭論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
離奴一邊烤魚,一邊吟道:“自古離奴不寂寥,大火烤魚香噴噴。”
突然,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吹來一陣桃紅色的大霧,籠罩了山頭。白姬、元曜、王維、陶淵明都被紅霧包圍,看不見蹤影。在不遠處喝酒、吃重陽糕的王貴、朱墨大吃一驚,十分害怕。
紅霧很快散去,王貴、朱墨朝松樹下望去,但見一應東西都還在,只是白姬、元曜、王維、陶淵明不見了。不過,離奴還坐在火邊烤魚,專心致志。
王貴、朱墨飛奔到離奴身邊,慌張地問道:“你家主人和我家郎君他們去哪裡了?!”
離奴氣定神閒地道:“阿緋把他們帶走了。”
“阿緋是誰?”王貴問道。
“一棵桃樹。”
“?!!”王貴和朱墨面面相覷,驚疑不定。
白姬、元曜、王維、陶淵明行走在紅霧中,雖然看不清周圍的景色,但可以聽見溪水潺潺,鳥鳴啾啾。
不一會兒,紅霧散去,元曜發現他們正走在一條溪水畔,周圍是大片大片的桃花樹林。桃花吐蕊怒放,燦如雲錦。一陣風吹過,桃花瓣紛落如雨。
白姬在桃花雨中轉了一個圈,桃花瓣落在她的裙子上,頭髮上,十分美麗。
元曜張大了嘴巴,“桃花……秋天怎麼會有桃花……”
王維和陶淵明相視一笑,“也許,我們到了桃源鄉。”
白姬、元曜、王維、陶淵明逆著清溪向上走。過了不久,一片炊煙裊裊的村莊出現在眾人眼前。村莊中約有幾十戶人家,茅屋竹舍林立,整潔而簡樸。田陌中,青壯年男子在耕種;桑樹下,少女揹著竹簍在採桑;池塘邊,小孩子們嬉鬧玩耍;庭院中,婦人正在紡紗,老人在編制器物。男女老幼往來村中,笑語喧喧,不聞俗世紛爭,沒有紅塵悲苦,一片世外仙鄉般的寧馨安然。
王維對陶淵明道:“先生,我們找到了桃源鄉。這就是桃源鄉。”
陶淵明笑了,“摩詰實現了承諾,找到了桃源鄉,我們一起看見了桃源鄉,我也可以沒有遺憾地離去,摩詰也不必再有遺憾了。”
王維心中悲傷,流下了眼淚,“先生……”
元曜有些不可置信,他揉了揉眼睛,再一次向村落望去,頓時看見了奇異而驚悚的一幕。
周圍根本沒有桃花,只有許多枯樹。前方根本沒有村落,只有幾十座荒冢。亂葬崗中根本沒有人,只有一些狐狸、獐子、松鼠、野兔、山雞往來其中。
元曜悄悄地對白姬道:“這明明是亂葬崗和一些動物,哪裡有桃源鄉……”
“啊?!軒之竟然能夠看透幻象?!”白姬伸手接了兩瓣桃花,另一隻手並掌成刀,用力一拍元曜的後頸,趁元曜張開嘴的瞬間,將桃花花瓣塞進了元曜嘴裡。
元曜一吞口水,嚥了下去。
元曜生氣地瞪著白姬,白姬嘻嘻詭笑,伸手將小書生的頭扭向亂葬崗,“這下,軒之能看見桃源鄉了吧?”
元曜定睛望去,亂葬崗變成了一座寧靜而美麗的村落,那些山禽野獸也變成了村民。不過,他們的形態雖然是人,但元曜還是能夠看見他們的獸耳和獸尾。
王維、陶淵明卻沒有看見桃源鄉的本相,他們相攜走向村落。
元曜和白姬也跟了上去。
王維、陶淵明走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