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像前後觀照,人物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縷清後清晰如昨。忽略某些細枝末節,故事基本呈現“莫名遺腹子及瘋媽”“性壓抑”“畸情”“前世今生”四段,即通俗說的“瘋”、“戀”、“槍”、“夢”四字經。我很有趣地聯想到去年賈樟柯《三峽好人》裡四個符號化意象——糖、煙、酒、茶。賈的這些意象很全民化,而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顯然更像他個人興趣標靶展示,反映了六七十年代軍隊大院小孩的慾望,包括性方面以及物質、心理諸方面。

有人說《太陽照常升起》受了前南斯拉夫電影《Under the Ground》(地下)的影響,從結構和感覺來看,的確有它的影子。但姜文的想法其實更獨特,也更具野心,想盡力用自己的視線去看那個年代普通中國人命運的掌紋。“摸屁股”式性壓抑事件,內心想又不敢被別人騷擾的廚娘,風流的女醫生,年輕小隊長與下放教師之妻偷情,歸國華僑的離奇遭遇等等。我看到的是這樣的關鍵詞:蘇聯、工分、最可愛的人、愛國華僑、生產隊長以及食堂。這些詞基本影響了六七十年代中國大部分人生活,而且無可逃遁,無從抉擇。

姜文心中的“太陽”表面上是普通人對自由、生命尊嚴、價值觀的追求,實際上也暗喻了那個時代普通民眾命運的“無法自主”,魯迅說的“時間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放到這兒也相當妥帖。民眾的命運,並不會影響“太陽”的紅和偉大,它總會在合適時刻高懸空中,受萬物景仰膜拜。再一分為二地看,對陽光下的生靈來講,那樣的年月“照常升起的太陽”,其實也是“無常升起的太陽”,能體會到的幸福短暫、飄渺而無常,有“不知其父”的男青年,有“不知其手”的慾望壓抑。

從角度、力量上講,《太陽照常升起》跟陳沖的《天浴》有點像,但批判意識隱藏更深,畫面和音樂的張力更甚。經過《鬼子來了》之後,姜文有了更為智慧的判斷力。

神經質、略顯偏執的姜文試圖用《太陽照常升起》考驗每個觀眾的神經。在遠離影片故事的這樣一個物慾時代,影院所傳出的“陳沖”誇張表演引發的笑聲,瘋媽言行引發的驚歎聲,姜文雲南鄉野打獵的槍聲無時無刻不在敲打我並不堅強的神經,時深時淺。莎士比亞的一句話似乎概括了姜文新片的精神核心:人們有時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處不在我們的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人性的,更人性的”賈樟柯�

脫胎於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四川好人》的名字,顯然只是導演在西方受眾面前玩的一個“花招”,毛體的《三峽好人》片頭實際上已經暗喻賈樟柯對這樣一個特殊地域人民遭際的基本判斷。

“人性的,更人性的”賈樟柯

如果願意把“北大教授陳平原帶領學生繞五四運動的線路走上一遭”看成是陳教授對“民主”概念的自我認知的話,我更願意把電影導演賈樟柯在北大百年講堂放映《三峽好人》事件看成是該賈導演對“民本”概念的影像化強調。

《三峽好人》突出人性,用底層人民的光輝和苟且,反映中國在鉅變之中超越西方所能想象的人的成本的透支,觀照並試圖喚起大眾在精神、物質層面(先精神後物質)對弱勢人群的關注。

脫胎於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四川好人》的名字,顯然只是導演在西方受眾面前玩的一個“花招”,毛體的《三峽好人》片頭實際上已經暗喻賈樟柯對這樣一個特殊地域人民遭際的基本判斷。事實上,《三峽好人》裡面的隱喻有很多,煙、酒、茶、糖,以及突然如火箭般發射升空的移民紀念塔,標語等等。對賈這樣聰明、老練的隱喻大師來說,這些小細節不需要花多少腦力,大概都能信手拈來。“好人”的概念也比較取巧,拿賈自己的辨識觀以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