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口音的“五哥哥”叫個不停。
小五知恩圖報,將自己生平所悟的弓射訣竅,悉心傳授,期望她有此一技之長,既能防身,也可多打獵物,至於能學多少,只看她的造化。
不曾想,細娘悟性極高,一點即通,僅用兩日,就掌握了“十二連珠”,今日再教,已是“左右開弓”了。由於不能站立,小五便坐在那兒,叫細娘在五十步外豎個靶子,先示範一輪,再指點於她。
兩人正勤教苦練,忽聽得順風兒飄來一段兒歌:“……趙家人,真好笑,派個閹驢當總校!攻燕京,賠了兵,既送金來又送銀……”
小五聽得真切,吃了一驚,忙叫細娘去問個清楚。師傅有令,怎敢不從?細娘一溜煙跑過去,抓住幾個頑童詳問,轉頭回來,歡喜得連蹦帶跳,直嚷道:“五哥哥,宋狗被我們打敗了,金銀和盔甲丟了一路,都能堆成山了……”
小妮子旋即見小五面色大變,陰沉不應,方省起來這個“五哥哥”也是宋狗之一,嚇得一吐舌頭,怯生生坐到他跟前,拉拉他的衣角:“人家說的不是你,莫要生氣!”
“細娘,你五哥怎會小雞肚腸?來,我們繼續練箭!”小五須臾便想明白,以大宋這樣的將領、這樣計程車卒,要是打了勝仗才叫奇怪!也難怪遼國漢人不思歸宋,如懦弱之父,連兒子都會瞧不起!自己何苦生氣,好不容易留下這條命,他日必帶出一支鐵軍,教天下人再不敢恥笑!
當晚吃飯時,細娘祖父帶來了更確切的訊息,原來蕭幹率軍將郭藥師殘部趕出燕京之後,乘勝分兵,截斷了宋軍大營的糧道,生擒押糧官王淵和兩個運糧兵卒,關押在大帳之中。夜半,蕭幹假作議事,聲言調來三十萬兵馬,分成三路,舉火為號,突襲宋營。然後,暗中縱逃一個宋卒回去報信。宋軍主將劉延慶信以為真,次夜火起時,以為大隊遼軍殺到,竟然下令燒燬營寨,與部下四散奔逃,遼軍趁勢掩殺。那一夜,宋軍人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將大宋數朝積聚的軍備輜重以及準備犒賞三軍的金銀丟失殆盡。
可憐一個以武起家的王朝,竟在半年之間連遭奇恥之敗,遼人才知宋軍實在不堪一擊,因此作歌賦讓孩童傳唱嘲笑。
小五沒想到宋軍居然是這樣敗的,鬱悶之情無以為甚,暗想那十萬大軍便是讓自己這個無名小子指揮,也可輕易地克燕滅遼!大將無能至此,小五再一次生出“大宋江山危矣、天下百姓危矣”的感慨和自警。
“嶽小哥,何必心事重重?宋人一直要收回舊地,可問過我等燕雲漢人願意否?讓老漢說一句,管他甚麼漢人皇帝、契丹皇帝?對百姓好,便是好皇帝!”細娘祖父以一個歷遍世間滄桑的長者之心,開導小五。
“管他甚麼漢人皇帝、契丹皇帝?對百姓好,便是好皇帝!”小五如遭雷擊,這番話大悖他自幼所受的教育,甚至可以說是大逆不道!每個大宋子民,皆根深蒂固地以漢人為正統,只有漢人皇帝才是真龍天子,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細娘祖父的這句話,卻如一條冬眠之蟲潛入他的心中,並最終影響了他的一生。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五哥哥,皇帝可以換,王朝也可以換,但我們植根在此,此地才是我們的故鄉。誰也不想征戰,誰也不想遼宋之間打打殺殺,影響我們的生計。”細娘也懂事地插言。
小五再一次受到觸動,想到自己的平生抱負恰是和爺孫倆的期盼是截然相反的,自己嚮往的是亂世出英雄,而百姓們的想法是——寧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自己這一身武藝,是為帝王打天下?還是為黎民保平安?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當中。
得悉戰事結果的小五,再無法安心養傷,到了第七日上,細娘祖父為他檢視傷口,言已無礙,可以走路了,他便迫不及待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