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人!
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堂上堂下都發出了一片低低的議論聲。
這時,儀制清吏司的滿郎中走上前來,給恭王和關卓凡一人打了一個千兒,站起身來後說道:“接旨人已到,請王爺和貝勒爺宣旨!”
恭王和關卓凡互相看了一眼,點了點頭。那位滿郎中轉身招了招手,一名“承差”捧著一個大大的銀托盤,走了上來,在一邊站定了。
托盤上面,是二品武職獅子補服——一等男爵是正二品。不過,細心的人留意到,暖帽上面的頂子,可是“亮紅頂子”,不是“起花”的“暗紅頂子”,就是說,這是賞了“頭品頂戴”。
更扎眼的是,白玉翎管中,插著支流金溢翠的雙眼花翎,這個,可比“頭品頂戴”還要厲害。
堂上堂下,都發出了低低的“嘖嘖”讚歎聲。
恭王先展開手中的聖旨,輕輕咳了一聲,說道:“有旨,杜立德聽宣!”
只見杜立德走到場中,摘下圓頂禮帽,在紅氈條上跪了下來,雙膝著地。
堂上堂下,立時響起了一大片的“嗡嗡”聲,人們隱隱騷動起來。
恭王微微一笑,開始宣旨。
這道旨意並不好擬。不能走給本國臣工封爵的路子,不能在受爵人的品行上過多著墨——你總不能說人家“公忠體國”吧?思來想去,決定只敘其功,不必及其餘。
說到杜立德的功勞,主要是兩個,不過,都不能說得太實。
這第一個,是日本之役,“勘定逆亂,厥功甚著”——打日本,杜立德的真正功勞,是若狹灣海戰中,幹掉了明治天皇以下一大班倒幕的皇室和公卿,這個,當然不能在旨意中實述。
第二個,是在中美之間,“敦睦邦誼,可堪表率”——這句話沒有說錯,不過,裡面有一個小小關節:杜立德是美國公職人員,按照美國憲法,公職人員接受外國君主授予官職爵位,要先經過美國國會的批准。雖然這只是個手續問題,但過場畢竟沒走完,旨意裡的話就不好說的太張揚。不然,美國政府的臉上,未免會有點尷尬。這個“功勞”,只能含糊兩句就過去了。
恭王把“欽此”兩個字清清楚楚地念出來之後,杜立德大聲說道:“杜立德領旨謝恩!”——這幾個字,說的居然是中國話。四聲雖不甚正,可大夥兒都聽懂了。說完這句話,杜立德磕下頭去,腦門一直碰到了地面。
堂上堂下又一次“嗡嗡”地騷動起來。
許多人心跳加快,有的人眼睛裡居然滲出了淚水,自個的膝蓋也跟著發軟,莫名其妙地也想跪了下來,“叩謝天恩”。
少數細心的人留意到,杜立德說的是“杜立德領旨謝恩”,而不是慣常的“臣某某領旨謝恩”,或者“臣領旨謝恩”——“杜立德”前面並沒有那個“臣”字。
杜立德說完這句話後,並沒有馬上站起來去“接旨”,還是跪著不動。有人奇怪,這個洋鬼子是不是搞錯禮數了?禮部的人也不上去提醒一下?不過,醒目的人還是很多的:關貝勒手中還有一份聖旨沒宣呢。
這是關卓凡第一次幹“宣旨”的差使,他也裝模作樣地輕輕咳了一聲,然後朗聲將聖旨唸了出來。
堂上堂下凝神細聽,可是——聽不懂!
關貝勒這嘰裡咕嚕地都在說些什麼呀?
聖旨差不多“宣”完了,才有人反應過來:關貝勒唸的是洋文!
哎呦,這居然是一份用洋文寫的聖旨!
洋文寫的聖旨!這,這,可是大清開國以來的頭一份!
事實上,用英文寫聖旨,不僅是大清開國以來頭一份,也是開天闢地以來的頭一份。
版權嘛,當然是關貝勒的。
這份史無前例的聖旨,是出於杜立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