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指揮都逃跑了,這戰還怎麼打?得知訊息,士兵也紛紛逃散。
不得已,軍政府又任命謝元愷臨時代理步兵指揮官,蔡德懋擔任炮兵指揮官。謝元愷原來是第八鎮步兵第十五協第30標第3營左隊隊官,蔡德懋則是第八鎮炮8標2營的隊官,都是類似於後來連長,還算有些本領。當然,也僅僅是有些本領而已。在28日的戰鬥中,兩人雙雙陣亡,軍中無主,總指揮一職只好再次易人。
就在前線局勢迅速趨於惡化的時刻,黃興帶著宋教仁、馮自由等人從上海趕到武漢。黃興大到來,受到武漢軍民熱烈歡迎。武昌軍政府派人高舉“黃興到”的號旗,遍示武漢三鎮,人民無不歡欣鼓舞。
黎元洪與黎元洪會晤之後,主動表示願意過江督戰。黎元洪正因為總指揮一職無人而煩惱,聞言大喜,當即命人制作了兩面一丈二尺長的“黃”字大旗,挑選各機關、各部隊的老兵以及自告奮勇的學生上千人,隨同黃興過江,隊伍前面專門有人扛著一面大旗,目的是要人知道黃興已到漢口督戰;至於另一面,則插在黃興的指揮部門口,藉以振奮軍心。——要是武漢軍民知道黃興的綽號是“無役不敗”的“百敗將軍”,不知道這軍心還能振奮的起來不?
綜觀黃興一生戎馬生涯,幾乎從無勝績,一方面是因為他時乖命蹇,幾乎每次和人幹仗的時候,自己軍隊都是兵不強、馬不壯、武器不精、糧草不濟,對手卻是風頭正勁;另一方面則是他屬於投筆從戎者,從未進過正規軍事院校,所以軍事素養也不高。
反觀此時的北洋軍,裝備精良,訓練完善,在袁世凱、馮國璋等沙場老將的指揮下,挾戰勝之威滾滾而來,又豈是黃興這個秀才所能抵擋的?所以,敗局幾乎早已註定,關鍵只在於黃興能撐多少天。
就在武漢戰事正酣的時候,孫元起、楊度一行在第87標第3營護送下抵達了西安。陝甘總督長庚、護理陝西巡撫錢能訓、西安將軍文瑞等人看到孫元起抵達,好像見到了親人,兩眼飽含熱淚,顫抖著聲音說道:“孫大人,您可終於來了!”
他們的激動可不是作假。陝西雖是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由於地瘠民貧,根本沒有能力編練出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來控制全省的局面。而陝西又和現在鬧得紛紛擾擾的四川、湖北都接壤,偏偏前不久被全省大小官員視為主心骨的第三十九混成協又被調離陝西,他們能不恐慌麼?
武昌起義後,全省為之一震,革命黨更是蠢蠢欲動。官府偵騎四出,已經從各個渠道知道一點同盟會、哥老會最近要鬧事的訊息,但手中無兵可用,除了把剩餘的新軍全部調離西安外,只能坐困愁城。孫元起麾下第四十四混成協的入陝,局面頓時扭轉。這如何不讓陝西大小官員心花怒放?…;
楊度在一旁滿臉含笑,肚裡卻暗暗腹誹:等過了十天再見孫大人的時候,不知你們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等眾人寒暄已畢,蔣作賓朝陝西大小官員敬了一個軍禮:“諸位大人,下官蔣作賓,字雨巖,任第四十四混成協第87標第3營管帶,現負責大人的安全保衛工作。大人身負海內眾望,前往四川平叛,安危非同小可。上次大人在東北遇刺,已是前車之鑑。為了提防四川亂黨狗急跳牆,我等想在大人駐留西安期間暫時負責部分城防任務,不知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陝西大小官員早就對本土的新兵大有戒備,恨不得孫元起能帶領手下幾千兵馬一直留在西安,保護他們的身家性命。如今見蔣作賓提出這個要求,好比瞌睡遇到了枕頭,立馬滿口答應,唯恐蔣作賓反悔:“好、好、好,在孫大人駐留西安期間,整個西安的城防都歸你們!來人,帶這位蔣將軍去交接城防!”
楊度與蔣作賓相對一笑:大事成矣!
孫元起在長庚、錢能訓等人陪同下進入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