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上養收的方法。用一句話來概括秋天精神調養的原則,即要做到清靜養神,而要達到這一點,辦法是儘量排除雜念,以達到心神寧靜狀態。
在秋季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宜早睡早起,參加戶外活動,舒展筋骨,或外出秋遊,登高賞景,令人心曠神怡,或靜練氣功,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安靜心神;另一方面宜注意培養自己的樂觀情緒,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變化,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平靜地度過這一多事之秋。
忌讓“秋愁”上心頭
秋風蕭瑟,秋雨淒涼。的確,在秋三月裡,紅衰翠減,百花凋零,容易讓人觸景生情,憂愁纏心。因此,秋季養生忌讓“秋愁”上心頭。
“秋愁”何來呢?秋風秋雨易使人憂愁,並不完全是審美和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著一定的生理原因。
“天人相應”說:人類依賴自然界而得以生存,而自然界的變化又可直接影響人體,使機體發生相應的反應;秋季是暑寒交替之季,秋寒逼人,草木凋零。那些素來缺少親友關照,生活條件比較困苦的老年人觸景生情,不免會產生哀嘆人生遲暮的悲傷心理。
“秋燥影響”說:我國傳統醫學認為,秋屬金,其氣燥;燥為陽邪,易耗津液;津液損耗則肺氣虛;肺氣虛則疲倦氣短、頭昏乏力、食慾不振。特別是老年人更易受秋燥影響,對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耐受性下降,心境不寧,生出悲愁情緒。
“生物節律紊亂”說:現代醫學認為,秋愁、悲秋或苦秋,在一定程度上與老人生物節律紊亂密切相關。在人的大腦中,有個叫松果體的腺體,分泌一種“褪黑激素”。這種激素能誘人入睡,還可使人消沉抑鬱,而陽光則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反之,秋涼以後,如果是陰沉天氣,陽光少而且弱,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對增多。此外,在低溫條件下,人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處於受抑狀態,容易產生內分泌功能紊亂,從而進一步導致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還會出現心慌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低溫抑鬱症”。
由此可見,“秋愁”是老年人對外界干擾所作出的一種不良精神反應。這種不良情感刺激,將導致老人機體氣機紊亂,臟腑氣血失調,陰陽失去平衡,進而危及機體的健康。
怎樣克服“秋愁”?第一,要讓陽光圍繞著你,在工作場所,要爭取照明充分。在秋雨連綿之時,晚上要增加光照,從而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第二,當情緒不好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散步等,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用肌肉的緊張去消除精神的緊張,這是因為運動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愉快。第三,有條件的最好去旅遊,去遊山玩水,因為臨水使人開朗,遊山使人幽靜,年老的泛舟水中,怡然自得,年輕的攀山登巖,礪煉意志。第四,自己要想想美好的未來,少一些懷舊情調,要多想想美好的未來,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以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此外,還可採取琴棋書畫移情法,因此,當處於“秋風秋雨秋愁時”,可以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或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這樣,苦悶的情緒也隨之而消。第五,秋天應當多吃健腦活血作用的食物。如桃仁、魚類、牛奶、雞蛋、瘦肉、豆製品等。另外,在情緒低落時,可適當飲些咖啡、綠茶,吃些香蕉、巧克力等,從而興奮神經系統,改善心境。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秋季宜注重精神調養(2)
在現實生活裡,人們應把精力用在事業上,而不要“爭名在朝,爭利於市”,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輕一些,多做好事,多作貢獻。倘若私心太重,慾望太高,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愁、悲傷、苦惱。故思慮太多,便可傷神致病。
“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