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關於吞嚥組織和消化道。我有好的嗅覺,被凍的時候像一條臭魚,這是可選的,我接受不了慘敗的角色。孤獨太可怕,我們想讓別人行為端正,但那力量太強了。那力量太可怕了。在精靈鬼怪之間行走,你得倍加小心。”
伊斯特舒了一口氣,她讓服務員把她寫的信拿來。
“你知道我得的什麼病嗎?是傷寒,和父親一樣。要是父親知道一定會大哭的,他會安慰我說沒關係。他是個大塊頭,但他很善良。我累了。”
伊斯特挺起身,她彷彿想抓到什麼,手吃力地在空中揮舞,但什麼也沒抓到,她困難地喘氣,撲倒在床上。
“我不想這樣去死,怎麼會這樣呢?醫生呢?我不想這樣死去。”伊斯特狂亂地叫著,但很快她就沒有力氣了。她平躺在床上,拉過被單矇住臉。
約翰來和伊斯特告別,他拉開伊斯特臉上的被單。
“別怕,我不會死,我會讓自己好起來。”
“我知道。”
“我給你寫了一封信。很重要的信,以後你會明白。”
媽媽催約翰走,要來不及了。約翰難過地抱住伊斯特。
“你離開是對的。”
“我沒問你的意見。”告別的話依舊充滿敵意。
約翰和媽媽坐在火車上,約翰手裡拿著伊斯特的信,車窗外下著大雨。
“什麼?”
“伊斯特的信。”
“我能看嗎?”
約翰把信遞給媽媽。
“給約翰的信,單詞是外國文字。她真是好人。”
安娜站起身,開啟車窗,任大雨澆溼她的頭髮。
作品分析
《沉默》是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神之沉默》三部曲之一,也是電影史公認的第一部藝術的誠實和露骨的色情鏡頭並存的嚴肅影片。影片的主題不是性。
伯格曼是現代電影史上最有影響的電影家之一。
《沉默》具有伯格曼電影的一切因素,以質樸的語言表現深刻、複雜的哲學命題。主要表現人與其同伴以及人與上帝之間的相互關係。顯然,這既是伯格曼透過電影探索生命意義的結果,也是人類20世紀人本主義的結果。
影片故事比較簡單,主要講述姊妹客居異鄉,彼此不能溝通,由於不懂當地人的語言也不能與當地人交流。隔絕之中的妹妹安娜置重病的姐姐伊斯特於不顧,縱慾——甚至和初次見面又舉止粗俗的酒吧侍者做愛;姐姐伊斯特崇尚理性,但性格乖僻,對妹妹懷著既憐愛又忌妒的矛盾心理,最後孤獨地客死他鄉;安娜的兒子約翰是維繫兩個成人的惟一紐帶,常以天真無邪的童稚目光望著陌生而充滿惡意的外部世界,只能從患病的姨媽那裡獲得一點兒溫情……
影片用象徵性的鏡語表現令人窒息的幽閉氣氛,表現現代人的孤獨:死寂的旅館、杳無人跡的廣場上突然出現的坦克、無盡頭的坦克佇列、侏儒人的表演、難耐的酷暑、長時間的沉默……
本片的拍攝角度獨特:要麼從門外拍門內,比如小約翰站在門外看服務員在門內吃東西,伊斯特經常透過開啟的門看妹妹的一舉一動,而妹妹也經常從敞開的門看姐姐……都令人有一種隔著畫框看畫的隔離感;要麼從鏡中拍攝,比如伊斯特在鏡中看洗漱的妹妹;要麼把人陷在柔軟而蓬鬆的床或沙發內,使得視域極其有限,比如伊斯特躺在床上呻吟,約翰坐在沙發裡表演飛機飛行;要麼把鏡頭對準演員身體的一部分,兩條腿,兩隻手,上半身等,用區域性的肢體語言表達一種情緒和情感。這種拍攝角度讓人在侷限中體味人的孤獨,以及人對人瞭解的片面與隔膜,給人一種尋找、探索的感覺,表現人們在疑惑中對答案的追尋,更透出一種陌生感、一種冷漠、一種莫名的壓抑和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