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年的時間,他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但在這時他卻跟微月提出,想要到大江南門走一圈,走萬利路勝過讀萬卷書。
有些經驗是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去走出來的。
微月答應了他,但要他必須在年內回來,老太爺身子雖然清健了不少,再過三年是沒問題的,可茂官不能離開三年以上。
誰又怎想到,茂官離開廣州的這幾年,會遇到生命中屬於他的另一半,而微月因為心疼兒子的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只好由著他冷落了唐甜蘭,將另一名女子以妻禮娶了進門。
而這幾年來,微月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和��恕�
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孤兒到拜唐阿(清代皇帝巡幸時充任先驅的隨從),不到一年時間就成了儀仗總管。
從三等侍衛,然後全族抬入正黃旗……如今己經是崇文兩廣監督,再不久應該就能成為御前大臣,進入軍機處了吧。
得到權力的和坤,第一件事便是將李寺堯拉了下臺,以李寺堯貪濁無厭”收受屬員賄賂為藉口,將他革職下獄,併力請乾隆下令將其處死。還是乾隆以其功臣李永芳之後,對李寺堯僅僅是籍沒家產,饒其一命。
當年那個有高尚夢想的小男孩已經在權利的狂潮中不知卷向了何處,和��謖兆拋約旱穆廢咦咦牛�站坑幸惶歟�岢晌�蠹沂熘�哪俏蝗ǔ肌�
唯一不變的,是和坤依舊記著微月和方十一的恩情。
歲月如流水一樣緩緩向前,當微月發現自己不再年輕,眼角漸漸出現了細紋時,自己已經是當祖母的人了。
一七八零年,廣州十三行迎來了最高峰的盛世。
然而朝廷對行商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行商除了要面對外商險惡的圖謀,又要面對朝廷的壓迫,經常被敲作勒索,朝廷要求行商每年進貢幾十萬以至上百萬兩銀子,至於連年加派的助軍錢,救災錢更是不計其數,以各種名義要求十三行的商人捐款。
許多小商行因此不得宣佈破產。
就算有人不想破產,想要退出十三行的,也不被允許。
此時的同和行已經是茂官在當東家,微月不止一次勸他概辦法退出十三行。
方十一也有所覺悟,認為雖然十三行雖繁盛,但己經不能久待,還不如儘早退出,另謀出路。以此時方家財勢,己經足夠讓他們揮金如土幾輩子了。
茂官到底年輕,終是有些不捨放棄這大好江山,直到潘家的春興行出事。
在這個貪汙成習的時代,不少實力不濟的行商因為不堪朝廷的剝削而破產,而破產行商的欠餉。欠債又成為其他行商的重大負擔,尤其是總商,責任重大。
潘家的泰興行就是十三行的總商,因此總是要肩負更大的責任,潘煒啟跟粵海關提出要退出商會,反被粵海關抓了起來,嚴刑拷問之後還要泰興行替其他商行償還鉅額款項。
方十一開始為方家退出十三行做準備。
一七九零年,粵海關要求茂官成為新一任的總商,茂官找了藉口拒絕。
而此時已經是滿頭銀髮的方十一不得不去信京城,讓和��鎰約鶴詈笠桓雒Α�
寧做一條狗,不當行商首!這句話成了方十一的遺訓。
方十一離開人世之後,微月讓茂官舉家遷到普寧,從此不再踏足十三行。
離開廣州的前一天,微月讓茂官和瑞官扶著她來到越秀山上,雖已是老眼昏花,但還能模糊看到遠處綿延的珠江。
鳳凰木,紫荊樹……各種樹木根深葉茂,混交成林,偶爾山風吹來,靜靜的山林便舒捲迴盪,這麼多年來,這越秀山依舊是一點改變都沒有。
她以為經歷了這麼多世間變幻,很多東西都不能如往昔,沒想到這裡還是層樓不動,草木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