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2部分

兵士們很快走得乾乾淨淨,畢思琛這才對劉清河說道:“你是趙大帥派來的人?”

“是的!”

畢思琛問道:“趙大帥有什麼具體的話要你告訴我嗎?”

“有!”劉清河當即把趙子良的原話向畢思琛轉達了一遍。

畢思琛聽後起身度著步子,思索良久才對劉清河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本將還需要仔細斟酌一二,這樣吧,請劉先生暫且在敝府暫住幾日,待本將又了決定之後再告訴你,你看如何?”

劉清河同意道:“當然可以,此事全看畢將軍是否自願,我家大帥也強迫不得!”

畢思琛讓下人安置劉清河住下之後,他的心思就活動開了,以前他認為安祿山大軍來勢洶洶,又是久戰精兵,朝廷在關中和其他各地根本沒什麼兵馬,根本抵擋不住叛軍進攻,為了活命也分析了局勢之後他選擇投降了叛軍,而且還用心辦事,得到了安祿山的信任。

可是自從去年北庭軍在趙子良的帶領下回軍關中平叛之後,局勢就發生了變化,一向戰無不勝的燕軍竟然接連被朝廷大軍打敗,去年年底更是連潼關也丟了,這次還折損了五萬人馬,照這樣下去,叛軍只怕撐不了多久啊!

ps:ps:大家好,我的新書《血染大宋》已釋出,請讀者大大們一如既往的支援我!連結/info/1004906925點選、收藏、推薦票都是一種支援,謝謝!(未完待續。)

第713章 殺李歸仁

經過三天的思考權衡,畢思琛很快決定了,他要起兵迴歸大唐治下,他來見趙子良派來的劉清河,說道:“劉先生,這幾天我仔細想過了,我決定起兵回到朝廷治下,南陽城是否能夠接納我和我的部下?”

劉清河問道:“將軍為何需要南陽接納?”

畢思琛疑惑道:“我起兵迴歸朝廷治下當然要帶兵向南,難道要向北而去?這樣豈不是會被叛軍包圍?”

劉清河笑問:“將軍為何不能殺了李歸仁、奪了他麾下的兵馬佔據方城?方城是南陽的北大門,守住方城,叛軍就不能輕易南下,這個功勞可不小,有這個功勞,我們大帥也能在朝廷為將軍說話,不是嗎?”

“這······劉先生這話似乎很有道理,只是李歸仁這廝生性謹慎,想要弄死他可不太容易,他手下有近十萬人馬,想要一下去奪過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思琛有些猶豫地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畢思琛的能力本身就不是很強,他從夫蒙靈詧手下一個小兵一路升遷到長安做將軍,遷特進,基本上都是夫蒙靈詧的提拔,本身並沒有多少指揮作戰的經驗,打過的仗掰著手指頭都數得過來,讓他對付李歸仁這等悍將,他還真有些心虛。

劉清河淡淡道:“將軍,榮華富貴並不能憑空得來,什麼都不做又哪裡來的功勞?朝廷並不缺乏大將,其實多一個將軍,少一個將軍,對於朝廷和皇帝來說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不是我家大帥與將軍昔日有些交情,不忍見到將軍日後下場淒涼,在下也不會出現在這裡!將軍難道就不能替我家大帥想想?將軍投降叛軍之事由多嚴重,難道您不知道嗎?我家大帥為將軍的事情要說服皇帝和朝中大臣得承擔多大的風險,付出多少人情關係?有時候冒險是值得的,只要事情辦成了,以將軍的功勞,皇帝必定會龍顏大悅,將軍日後升官發財豈不是指日可待?”

畢思琛一想也是,但是他腦子不太好使,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弄死李歸仁並奪其兵權,只得向劉清河求教:“劉先生所言甚是,只是畢某駑鈍,還請劉先生指點一二,要如何才能殺了李歸仁,奪了他的兵權?”

劉清河想了想問道:“將軍與李歸仁的交情如何?”

畢思琛搖頭道:“他剛來不久,我跟他並不是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