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譯者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翻譯這本書的原始動機相當單純:一是從翻譯中溫習及反省自己的電影思考;二是提供大專院校電影系或相關科系學生做為教科書之用。

1989年自紐約大學 (NYU) 電影研究所 (Cinema Studies) 畢業回臺之後,由於在母校輔仁大學大傳系兼課,為了準備學生教材,我開始在書店中搜尋一些適合學生閱讀進修的中文書。結果發現當時市面上關於電影的書大部分是影評文集、資料性電影書或電影作者 (auteur) 專論的編譯。當時較適合做課堂教科書的,除了焦雄屏老師譯自路易斯?賈內梯(Louis D。 Giannetti)著作的《認識電影》(Understanding Movies)(遠流出版社)是較具電影入門性格的書外,理論方面以陳國富先生譯自杜德利?安德魯(Dudley Andrew)的《電影理論》(The Major Film Theory)(志文出版社),雖不容易在市面上找到,卻是比較進階介紹影史中各重要理論現象的好書。前者以知性感性兼具的方式著重簡介影史中已出現的電影技術;後者可幫助學生從幾個基本問題入手,去概知各理論家對電影現象提出的獨到的系統化的看法。但是光這兩本並不夠,要讓學生除了體驗電影外,更去思考影片,並能對電影保持高度興趣,需要一本綜合這兩類,且有系統的方法去討論電影的書。書架上的其他書本雖有參考價值,但僅是課後學生充實自己視聽之用,並不能當作教科書。我因此開始調查瞭解學生的需要,然後回頭到以前在國外求學的外文資料,尋找適合的教材。

這本書原名為Film Art: An Introduction,是當年入學時,研究所裡規定第一學期必修課之一的指定教科書。雖然Cinema Studies研究所著重的是學術性的電影研究,但是所裡並不只收電影科系的學生。所有受過相關的文學、戲劇等學科訓練的申請者,經過系內評估之後,都可獲准入學。所以,為了先統合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學生以往對電影的認識,這本《Film Art: An Introduction》遂在第一學期的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學生在選修其他專論課程前的基礎訓練。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我認為是:它以一個非常系統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鉅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解構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系統(敘事與非敘事性)與風格系統(攝影、剪輯、場面排程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互動作用。所以對學生的幫助,是讓他們在瞭解一部電影時,不再是以過往觀影經驗所累積的慣性直覺方式,去感受影片技術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將電影看作是一個創作者在凝粹創作意念之後,執行到影片膠捲上的完整呈現,是一個像其他藝術如詩歌、建築、音樂與舞蹈一般的完整體。

而從教學者的觀點而言,由於本書作者在序言及其他重要部分的前言已詳細揭櫫他們寫作此書的理念,以“形式”與“風格”為主的美學方法論,理論邏輯軌跡明晰可循,也具通論性質,因此拿來當教材用,可以隨時就同一議題提出其他美學論點,並佐以不同影片的例子,讓課堂更活潑,學生因此可以有一個更周延的管道,融會貫通地瞭解、體會及思考“電影是什麼”這個問題,進而發展出屬於個人的觀點。

在書的內容上,2007年第八版增譯,大衛與克里斯汀夫婦更針對新世代讀者的需求,重新編排章節,許多章還加上更多新的、更易讀的內容,包括中文讀者會感到熟悉及認同的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場面排程,和王家衛導演《重慶森林》的深度分析;此外,還增加了“深度解析”專欄,以及更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