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洪流暫時退潮。
此時一線的小林部隊不僅速射炮已被毀壞殆盡,連用於“肉彈攻擊”的反坦克手雷和燃燒瓶也所剩無幾,士兵只能徒勞地用步槍對遠處的坦克進行射擊。二線還有速射炮,不過炮彈也快用完了。像這種樣子,只要蘇軍再發動一次總攻,一二線就都要一齊嗚呼哀哉。
蘇軍沒有再發起大規模總攻,還是託了飛行集團的福。
飛行集團長嵯峨徹二當天其實一直在諾門罕上空進行偵察。這種偵察實在有夠危險,蘇軍高炮部隊可不是吃素的,嵯峨徹二身邊的一架偵察機就被高炮擊落,一名作戰參謀當即墜地斃命。
嵯峨徹二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步兵的困境。不須小松原多費口舌,他就不惜血本地把重轟炸第61戰隊調到了河西戰場。在戰鬥機的掩護下,重轟炸戰隊以蘇軍坦克群和炮兵群為目標進行了轟炸,否則小林部隊的防線可能早就崩潰了。
中午以後,在塔木斯克基地向東的公路上,出現了長長的裝甲車隊和摩托化步兵,這是朱可夫從後方抽調而來,準備用於前線的增援兵力。轟炸機隊二度出動進行轟炸,迫使蘇軍增援部隊就地隱蔽和疏散,也相應延緩了朱可夫發起的下一輪總攻。
蘇軍沒有急於再次組織進攻,倒是一線的日軍士兵開始自發向蘇軍重機槍陣地發起衝鋒。士兵們如此不顧死活,不是為了爭取反敗為勝,而僅僅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嘴唇溼潤一下:蘇制水冷式重機槍的散熱筒內,裝著5公升摻有潤滑油的水。
由於補給線幾乎被完全切斷,長時間的斷水已經使士兵們進入了歇斯底里的狀態。當然,在重機槍的猛射下,他們根本就接近不了蘇軍陣地,不過在陣地前沿留下了一堆又一堆屍體而已。
此情此景,讓督軍的關東軍高參們深為震驚。
一天仗打下來,日軍前後方都報告已經傷亡過半,彈盡糧絕,地上橫七豎八到處是日軍的死人死馬。置身戰場的松本自述,他甚至曾產生幻覺,即便蘇軍沒有發起衝鋒,也老是覺得耳邊有坦克的轟鳴聲。
顯然,再硬拖下去的話,除了繼續損失外,河西兵團已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
1939年7月3日下午3點,矢野出面,把前線將官召集在一起開了個碰頭會。會上,他和小林的意見統一,都認為渡河作戰已經失敗,應該趕快撤退。
可是小松原卻不同意。
見死不救
其實,被坦克追到指揮所門前,以及速射炮中隊幾乎被打垮的一幕,早已使小松原深受刺激。他也知道戰事沒希望了,不同意撤退,說穿了只是矯情兩個字在作怪罷了。
小松原是所謂的對蘇作戰專家,如果承認失敗,他就得同時承認自己不過是個紙上談兵的專家,承認自己根本不瞭解現在的蘇聯軍隊及其戰法,而那本《如何與蘇軍作戰》估計就只能運到造紙廠當紙漿用了。
辻政信有著與小松原差不多的顧慮,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態,唯有坐在旁邊一聲不吭。
見碰頭會陷入僵局,服部站出來說了幾句。聽完之後,小松原不反對撤退了。
服部說,現在最可怕的還不是前沿頂不住,而是浮橋可能守不牢。一旦蘇軍抄到後路,將浮橋予以完全封鎖或破壞,到那時想回都回不去了,河西兵團的下場,不是進靖國神社就是蹲戰俘營。
服部說話,辻政信同樣買賬。於是指揮所的五個人達成一致,決定停止作戰,於當天晚上將部隊撤回東岸。
這時候要想平安無事地撤下來已經變得很困難,必須呼叫航空兵支援。
7月3日下午4點,重轟炸第61戰隊三度出擊,對蘇軍炮群進行威懾性轟炸,一方面在夜晚到來之前,儘可能阻止蘇軍發起總攻,另一方面使小松原能夠無障礙地向小林部隊運去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