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2010年2月),全球經濟在亞洲經濟的堅挺表現和其他地區的穩定和復甦的推動下呈擴大發展趨勢。最明顯的恢復莫過於在金融市場,在公共干預、低息政策和增長前景等合力助推之下,金融市場回穩上升。但是,發達國家私人投資和消費的持續疲軟,如英國投資比經濟危機前下降了25%,意味著世界經濟仍有可能再次陷入危機。英國和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前景尤其令人擔憂。企業和家庭仍然減少消費用以還債,主要經濟體持續依靠生命支援體系維持經濟的執行。G20國的平均財政赤字在2009年為10%,2010年預計為,與此相對應的這些經濟體的公共債務比將會佔到2014年GDP的40%,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一次增長這些持續的公共赤字和債務成為了大多數國家的主要內務問題,市場開始防範類似希臘這樣的“主權債務違約”。15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拯救措施(1)

拯救銀行體系

政府救助計劃的初衷是為了使銀行能重新放貸。英國首相戈登·布朗率先救市,2008年10月,美國和歐盟其他各國政府也紛紛表示將為其銀行業注資,也就是買下那些處於困境的銀行。同時它們還承諾為銀行資產負債表上價值總額約14萬億美元的有毒資產做擔保或全部買下。這些注資措施加上附隨的擔保試圖能給銀行帶來一定的資產緩衝,以便使它們重新恢復借貸業務。但是銀行接受了資金之後並沒有做出太多的反應。2009年年初,信貸條件絲毫沒有鬆動的徵兆,銀行的麻煩沒有一點減輕的跡象,美國銀行、滙豐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勞埃德銀行的2008年年報均顯示鉅額虧損,而且實體經濟還在不斷下滑,政府又推出了新一輪的救市計劃。2009年2月,英國政府同意為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勞埃德銀行提供價值約為5 500億英鎊的貸款組合。弗蘭克·帕特諾在2009年1月19日的《金融時報》上指出:“既然資產還在不斷下降,債務還在不斷增高,很多銀行,尤其是大多數(美國)的大型銀行基本上都破產了,而且已經有相當一段時日了。”16

銀行無力再從批發銀行獲得貸款去平衡當期債務,也就是一開始的流動性危機很快就演變成了一場破產危機,銀行開始資不抵債。政府雙管齊下,先後應對了銀行破產危機和資金流動性問題:它們買下了銀行股份,同時買下或擔保銀行的“有毒”資產,它們希望為批發銀行解凍。

但是,這些救市方案存在一個主要的問題:失業率在不斷上升,貸款違約率在上升,房屋收回率在上升,銀行債券的價值在不斷縮水。政府的注資和擔保計劃仍然不得不面臨源源不斷的壞訊息。

3月23日,貝拉克·奧巴馬的財政部長,也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前任行長的蒂莫西·蓋特納推出了一套計劃,可以說是保爾森之前TARP計劃更為複雜詳細的版本。與其由國家直接買下這些不良資產,不如向私人投資者提供貸款讓他們買下這些資產。但是他們會碰到同樣的難題:如果資產最後毫無價值,納稅人將最終承擔損失。美國最新階段的政策是讓美國前19位銀行接受“壓力測試”,也就是明確它們的損失程度,並鼓勵它們進行必要的資本重組以吸收這些不良資產。這些測試使得資本市場再次向美國銀行開放,銀行因此在2009年的上半年獲得了億美元的融資。

銀行國有化是避開為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有毒證券定價的一條途徑。出人意料的是格林斯潘本人也支援這一解決方案,這種事大概“百年才會遇到一次。”17據稱,瑞典在1992年有過先例,瑞典政府大規模收購其銀行股份,繼而又成功地轉手出售。但是,瑞典當時的那些銀行至少有著有形資產做支撐,而我們“這些被稱為次級貸款、擔保債務憑證和其他衍生品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