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朝聖者們,終於將痕跡完全混淆,再也難以分辨了。
梁先生嘆了一口氣,只能讓林醫生向索朗達傑轉達自己跟丟了人、沒能幫上忙的歉意。
微明的晨光中,梁菲菲趴在車窗沿上,看著路邊的行人,奇怪地問:“這裡怎麼會有這麼多印度人啊?”
“他們是為了阿里的崗仁波齊和瑪旁雍措來的。”
梁先生調整好心態,開始給女兒科普起來。
原來,岡仁波齊是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苯教、古耆那教等宗教奉為世界中心的“神山之王”,瑪旁雍措既是藏區的三大聖湖之一,同時也是恆河、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等著名大河的源頭,有“世界江河之母”之稱。
這一對神山聖湖,在教眾心目中的地位極為崇高。
所以每年夏季,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和藏區的香客們,都會紛紛到此朝聖、轉山、沐浴,以求功德。他們會還將聖湖的水千里迢迢地帶回家去,當作珍貴的禮品,饋贈親友。
據說,佛祖釋迦牟尼生於馬年,在佛的本命年轉山,轉一圈相當於平時轉十三圈,能額外增加十二倍的功德。
今年正值藏曆馬年,所以在這條前往神山聖湖的必經之路上,朝聖者比比皆是,都可以用“熙熙攘攘”來形容了。
得到林醫生最新情況通報的索朗達傑,可就無法像梁先生這麼鎮定,還有講古說今的雅興了。
他謝過樑家三口之後,馬上催促邊防軍那邊的小分隊加快行軍速度,同時也調查了一番近日從尼泊爾口岸入境的印度朝聖香客的流量情況。
果然不出他所料,在馬年本已暴增的香客流量基礎上,近期又出現過一個小高峰。
這讓索朗達傑暗暗擔心:不會是那些人過來了吧?
006章 轉湖遇災星
當梁家三人以為自己跟丟了目標的時候,蒲英其實就在離他們還不到三公里的地方。冰@火!中文
那是在朝聖之路邊上的一個小山谷裡,是一個有著千餘名印度教教徒聚集的露營地。
有錢的印度香客們從尼泊爾入境後,一般會包車趕往神山聖湖,而一些經濟條件差的教徒們,就會選擇徒步前往。他們宿營時扎的帳篷,和藏式的遊牧帳篷很不一樣,是尖頂的小帳篷,篷布卻是頗為鮮豔的藍色和黃色。
在金色的晨曦和白色的薄霧中,幾百頂彩色帳篷沿著山谷小溪兩岸錯落有致地分佈,倒也是頗為壯觀的一景。
一群小帳篷的中央,有一個寬大的、四四方方的窩棚,與眾不同。棚內炊煙裊裊,棚外掛著一幅繪有印度教溼婆大神的巨大彩畫。
原來,這裡是一處宗教慈善機構為貧窮印度教徒們提供免費食物的地方。
早起的印度教徒們,已經在窩棚前面排起了長隊。
這些教徒們大多衣衫簡陋單薄,臉頰消瘦,眼睛看著窩棚的方向,眼神裡充滿著渴望——顯然是飢腸轆轆了。
不知為何,棚子裡食物發放的速度特別慢,人們要好半天才能在佇列裡向前移動一下。但是這些教徒們,似乎一點都不著急,沒有喧譁也沒有聒噪,更沒有人催促前面的人,遲來的人也都自覺地排在隊尾,不會加塞插隊。
也許是他們對朝聖路上苦行憎式的生活都已經習慣了,能得到免費的食物。就已經很滿足了。現在只不過是發放的速度慢一點,晚一點才能吃到,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忽然,一陣馬靴踏地的聲音傳來。一群壯漢的突然到來,破壞了這裡的安靜。
他們推搡著排隊的人群,直接擠到了窩棚前,然後進去抬出了幾大鍋的熱湯熱食,大搖大擺地揚長而去。
守在外圍的教徒們,似乎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沒人表示抗議。
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