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們的心態出了問題。
願意腳踏實地幹活的人越來越少,走捷徑的人越來越多,社會的風氣改變了。
林子軒不是不願意炒作,只是覺得順其自然比較好,至於如何處理《舌尖上的華國》,他有著自己的打算,就是向國外推廣。
一方面收回成本,另一方面宣傳華國的飲食文化。
林曉玲在國際上有些名氣,紀錄片的品質不錯,美食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只要多參加一些電影節,總會有所收穫。
電影節不光是為了評獎,也是為影片交易提供的一個平臺。
林曉玲將帶著《舌尖上的華國》參加於五月下旬舉辦的戛納電影節。
林子軒還打算走高層路線,國家宣傳部門每年都有重點向外推介的影視專案,這些專案主要起到宣傳華國文化的作用。
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會向外國領導人贈送小禮物,有一份禮物清單。
包括茶葉、絲綢和瓷器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小物件。
按照規定,國家領導人出訪,贈禮不得超過五千塊人民幣,副總理和國務委員級別的領導人出訪,贈禮限制在三千塊人民幣以內。
這份禮物清單也叫做國禮後備庫,為了充實後備庫,國禮司的工作人員每年都會在全國各地挑選價廉物美的小禮品。
《小雪的大冒險》就進入過這份清單,成為領導人訪問英國時的必備品。
國家推銷才是真正高階的推銷方式。
第七百八十三章 歡送會
京城電視藝術中心的小禮堂,正在舉辦一場歡送會。
李虹正式退休,離開這個她工作了十餘年的地方,她是中心的第一任領導,是這家企業的開創者。
林子軒和慕姍姍坐在禮堂內,身邊還有馮曉剛、葛尤、張國粒和趙寶鋼等人。
現場來了不少從藝術中心走出去的演職人員,這十年來中心培養了一大批專業的影視製作人員,也出了很多的明星大腕。
可以說,藝術中心引領和見證了華國電視劇行業的發展歷程。
禮堂現場星光熠熠,堪比金鶯獎的頒獎典禮。
藝術中心的接任領導原本想辦的更盛大一些,李虹沒有同意,她是要退休的人了,不在乎那些虛頭巴腦的形式。
大家一起見見面,聊聊天就挺好。
她雖然這麼想,可其他人不能這麼辦,不然有不尊重老領導的嫌疑。
最後決定在這座小禮堂舉行歡送會,暢談過去,追憶往昔,為李虹在藝術中心的工作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臺上一位早期跟著李虹的職工正在回憶當初創業的艱辛。
“剛開始那會兒中心沒有辦公室,就在華國電視臺對付著,幾個人擠在一塊兒,轉個身都能碰面,用器材都要搶,那時拍攝器材緊張,華國電視臺也不富裕,就那麼咱們照樣拍出了《編輯部的故事》。”老職工講述道。
禮堂內響起熱烈的掌聲。
十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作為華國電視臺製播分離的一次新嘗試,李虹拿著一百萬創立了藝術中心。
不能說是一窮二白,但條件的確艱苦。
在製作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十幾個人,一輛破舊的麵包車,一間冬冷夏熱的攝影棚,拍攝出一部部經典的電視劇。
當年的那些人有的離開了,有的退休了,那些記憶也隨之被塵封,不再鮮活。
“後來中心搬去了四季青公社,租了一個院子,兩排小平房,由於院子小,冬天燒鍋爐的煤塊都堆放在兩排平房之間的過道上,走路都要側著身子,不小心就碰一身的煤灰。”老職工回憶道,“現在咱們的條件好多了,蓋起了辦公樓,分了房子,機器也換代了,真是不敢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