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馮蔚娟女士嗎?”
若素直起身來,警惕地望住來人。
年輕一點的女子見若素眼神戒備,便微笑,從包裡取出名片夾,雙手奉上名片,“我們是紀錄片工作室的編導,想編攥一期上世紀第一下崗工人現在的生活狀況白皮書,介紹他們當年為國家社會所做的貢獻,而如今又各自如何適應時代變遷的……”
若素很想即刻回絕,可是對方到底是要採訪媽媽,而不是她,便垂頭去徵求媽媽意見。
若素媽媽朝女兒搖搖頭,她不打算出名,也不打算訴苦,她只希望女兒能和小安平靜幸福地把日子過下去。
若素便對回斷兩人,“我媽媽說不想接受採訪,謝謝你們對他們這些下崗工人的關注。”
說完,推著媽媽往回走。
那兩人也不糾纏,只是十分遺憾的樣子,目送若素母女的身影。
晚上安亦哲下班回來,若素向他說起此事,安亦哲微微皺眉,紀錄片工作室?據他所知電視臺倒的確有這樣一個獨立工作室,每年製作一定數量的紀錄片在紀實頻道播出,他們如果真有這樣一個選題,倒真是一件好事。
可是,那麼多下崗工人裡,為什麼獨獨選中若素媽媽?
這卻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我已經代表媽媽回斷他們。”若素想一想,總覺得哪裡不妥。“他們——透過什麼途徑找到媽媽?”
“我們結婚,不是秘密。有心人想查到你的家世背景,並不很難。”他沉吟片刻,“我派人留意一下這件事的動向,你和媽媽只管像平時一樣作息。”
若素這才略略放心。
然而此事,卻以大大出乎若素母女意料的方式,被推向□。
紀實頻道在每晚一集下崗工人的前世今生系列節目中,開篇便介紹推出若素媽媽。
鏡頭影象多數都是若素媽媽年輕時,在單位裡獲得勞動模範和三八紅旗手兩項榮譽時留下的圖片資料,以及當年若素媽媽的同事鄰居接受採訪時對她的溢美之辭。
小馮為人勤勞塌實,任勞任怨。
小馮為人和氣,團結鄰里,友愛親人。
馮蔚娟同志為了不增加組織負擔,給其他同事起帶頭作用,第一批簽下買斷工齡下崗合同,沒有一句怨言,為以後的工作起了一個好頭。
講到小馮,就要講伊開的湯包店,味道贊,價鈿公道,服務又熱情……
……最後是一大段旁白,馮蔚娟在四年前因為中風,留下殘疾,多年來一直由女兒照顧,丈夫也隨後下崗,一家人為給她治病,變賣家產,丈夫不得不靠做集裝箱卡車司機營生,養家活口。
當我們輾轉找到她時,發現馮蔚絹夫婦沒有自己的住處,至今要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
她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我們尊重當事人的意願,只拍到她女兒推著她,遠去背影的畫面,讓人心酸之餘,也感嘆不已……
這集節目,一經播出,一石激起千層浪,當年那些曾經為工作拋頭顱灑熱血,最後因為需要,從崗位上退下來的勞動模範,現在的生活狀況,引起廣大關注。
輿論一邊倒地,對若素媽媽的遭遇,表示同情。
卜書記第一時間發表電視講話,表示要大力關注這一批人的生活現狀,首先要解決馮蔚娟夫妻的住房問題。
若素覺得這整件事,都不可思議地朝著一個不知名的方向,脫韁而去。
沒有人提起,當年媽媽為什麼中風,他們一家人又為什麼匆匆變賣家產,不曾留下一點聯絡方式的原因。
一切都彷彿時光深處的舊照,被最新數碼技術翻拍,去除所有雜誌,只留下美好的事物。
若素經過四年生活磨練,深深明白,天上沒有白白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