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五千多人,橫渡長江,多鐸站在揚州城南,拿著千里鏡眺望,只見千帆爭渡而來,心中居然有絲感概,揚州真是他命運糾纏的地方。
第809章千里潛行
當年阿濟格、吳三桂進攻襄樊,大軍將鄂西北搶劫、殺戮一空,還形成了一次浩大的難民潮。
之後王彥南下江西,何騰蛟向他問計,他便建議將漢江之北的居民全數遷到漢江之南,以免剛剛恢復,清軍又來劫掠。
去年兩順王再次南下,漢江之北,已經是一片荒蕪,成了明軍牧馬之所。清軍便沒有從此得到一粒糧食,因此這次阿濟格南下劫掠,腦子裡就根被沒有考慮過荒蕪的漢江之北。
此時在漢江之北,大洪山與大別山的山麓谷地之間,一片白雪茫茫中,三萬五千餘明軍,穿著兩件棉甲,將官外面還會多穿一件鐵甲,身上具披著白色的斗篷,騾馬拉動的橇車上,也蓋著白布,整支隊伍都融入到江北的雪白世界之中,不走近,很難發現這一支人馬。
連日的大雪,加上官道已經被雜草和樹木掩蓋,使得士卒行走起來十分艱難。
戴之藩牽著戰馬,在淹到膝蓋的雪地中跋涉,身後不時有士卒不慎一腳踩空,跌入官道兩旁的溝渠中,不過好在積雪太厚,並未傷著,也沒碰到水,立刻又被同袍拉了起來。
“到哪呢?”行走了許久,戴之藩抬起頭來,看了看天色,雪已經停下,一輪冬日掛在當空,反而比下雪時更冷了。
身邊一名親兵,忙取出行軍地圖,然後又拿出羅盤,看了一陣收起來,急忙追上來,說道:“督鎮,前面那座山是應山,在走二十里應該就可以看見廢棄的隨州城了。”
為了防止清軍發現他們的蹤跡,大軍沒有走漢江平原,清軍想要探查,不僅僅需要跨過漢江,還要翻越大洪山,才能發現明軍的蹤跡,而清兵如此做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戴之藩聽了,皺了下眉頭,“才到隨州?那不是剛走一半。”他停下步子,直起身來,眺望遠方,“傳令!大軍加快行進,三日之內必須趕到棗陽。”
棗陽位於襄樊之東,新野之南,同樣也已經荒廢,明軍到了此處便可與襄陽一左一右,夾擊新野一線,切斷清軍的退路。
親兵聞令,立時向後吆喝幾句,聽到聲音計程車卒,將命令後傳,綿延數里的三萬多人馬,便真的快了一些。
清軍,阿濟格在漢江之南縱橫近一個月,席捲向荊州時,本想憑藉兵威迫使荊州開城投降,如此清軍便能大賺一筆,但未想到,從湖南疾馳來援的王光泰,居然敢出城列陣,尋他浪戰。
這讓阿濟格十分惱火,此次入寇與當年破關牆搶掠北直時,區別實在大了一些。
當年,他隨皇太極破邊牆而入,關寧避戰,各地明軍糜爛,城都守不住,更加不要說什麼出城浪戰,而這次他的騎兵雖然依然能夠野外縱橫,但破城已經不像當初那般容易,城上不僅鄉民憑城自守,城破也力戰而亡,各處明軍也沒了潰逃、投降的跡象。
這種情況,讓阿濟格內心感到一絲焦慮,王光泰背城列陣,城上有火炮掩護,兩側擺上拒馬,只等清軍衝他正面,可阿濟格也不傻,騎兵試探了一下,見無機可乘,便大軍轉而撲向武昌。
武昌城在長江之南,江面上有明軍戰船,清軍威脅不到。阿濟格之所以還要撲向武昌,卻是因為湖廣作為楚黨的大本營,武昌又是湖廣的省城,王彥下大力氣在此經營,威脅武昌有一定政治上的意義,能為清兵的連續失敗挽回一點面子。
原來的武昌城格局太小,去年王彥又在長江之北,漢江之南,兩江互動之處,築漢陽新城,為楚黨培養官員的書院、武學以及各個衙門,還有眾多商號的庫房、倉庫都在此地。
王彥雖然入主南京,但卻並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