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秦生是永遠不可能在如此環境下能寫出散文來的。

他們雖然在散文領域默默無名,但是作為道縣的個個書生先生,對於道縣大同甚至是京都的散文,他們都知道,同時也知道寫散文其實是一種人生偶遇或者偶感之下產生的產物。

他們也知道《古月夜》,所以他們知道散文寫作的難處,只要稍不留心,就會風牛馬不及。

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散文的寫作雖然手法嫻熟,但是也必須有個入題之處,所謂入題,他們之前也苦苦摸索苦苦領悟,但是終不能找到,只是感覺寫好寫出一篇成功的散文,必須有個激動之心。

所以,他們都豎著耳朵準備臨聽秦生是否要寫散文。

秦生面對學生們的想法,他知道這也不是簡簡單單的想法,他知道這想法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另一種羞辱,最終目的就是根本看不起一個只是童生身份的自己,走上莊家學堂。

在秦生走進教室的時候,他也感受到了外面此刻站滿的人都是來看自己怎麼樣出醜的,頓時間,秦生開啟了腦海裡穿越之後突然出現的書山。

書山之大,實在是無邊無際,書山裡的名篇佳作更是數不勝數。

秦生微閉上雙眼,開始把思想遊離在書山之中,他在浩瀚的書山中尋找散文名作。

追朔散文的歷史,秦生知道散文其實是一種最為古老的文體,自殷商時期出現文字之後,到了周朝就有了一本歷史散文《春秋》,之後戰國時有了《左傳》,《戰國策》。

從歷史散文到先秦諸子散文《呂氏春秋》,這些散文大多以記事為主,但也有比喻形象,一直到了漢初賈誼的《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漢中時期的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西漢末年楊雄《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河東賦》,班固的《兩都賦》,東漢張衡的《二京賦》。

也就在秦生冥思在書山中的時候,教室裡的學生突然沉寂了片刻,在久久沒有看到秦生睜眼說出散文的時候,他們又沸騰了。

“秦先生,先生,先生不會是昨晚熬夜了,怎麼這般無精打采,似乎是想瞌睡嗎?”

“秦先生,先生,先生不會是也被散文難住了吧!還是散在了散文中呢?”

除了教室裡的挖苦和嘲笑,教室外面也不斷傳出羞辱和譏諷。

“還不是一般的才氣,還不是一般的教書,這般還能勝得過吾嗎?”

“我道是這秦生真的有何不同,看看卻也是如此不濟如此不濟啊!”

“一個不經世事的小童,竟然膽敢如此所說,散文的世界是不能輕易駐足的!”

“也活該,一個先生要遭受學生們的挖苦,活該!”

他們的嘲笑和挖苦,秦生在從書山裡找到散文的時候開始,就聽到了他們對於自己的挖苦和嘲笑,但是秦生沒有刻意的要和他們爭論什麼,因為在秦生的心裡,他知道書生於書生之中的對決,話說的太多都是枉然,最重要的還是看你的文章。

挖苦和嘲笑愈加愈烈。

故意的嘆氣,其實又是另一種羞辱。

秦生這時突然緩慢的睜開雙眼,他默默的看著教室裡的學生,那一刻還只是靜默。

當秦生張開雙眼看到眾多不屑的目光,聽到諸多的挖苦之後,他依然面不改色,顯示著一種無上的文人情操,那絕對是一種文懷,頓時間他把宣紙鋪到了講臺之上,從包袱裡取出了筆和墨硯,沒有絲毫猶豫寫下了北宋歐陽修的名篇《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