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格勒諾布林附近的巍峨的多菲內群山中,矗立著一座歷經歲月摧殘的古堡遺址。15世紀,年輕的皮埃爾·特利爾·德·巴亞爾就出生在這裡。他的父親也是一位勇敢的戰士,曾多次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臨終前,父親把孩子們叫到身邊,其中包括13歲的巴亞爾。父親虛弱地問道:“孩子們,你們長大了想做什麼?”
長子喬治首先回答:“父親,我想永遠留在大山裡,在家中盡孝,服侍您直到您生命的最後一刻。”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那好,喬治,既然你喜歡在家裡待著,你就留在山裡打狗熊吧。”
兩人說話的時候,年輕的巴亞爾一言不發,只是笑著看著父親,臉上帶著堅定和自信。父親轉頭看向巴亞爾,溫和地問道:“你呢,皮埃爾,你想幹什麼?”
巴亞爾挺直了腰板,眼中閃爍著光芒,堅定地回答道:“父親大人,我聽您講過無數次您和古人的英雄事蹟,所以我想成為像您一樣的人,當一名軍人。我不會讓您蒙羞的。”
父親聽到這番話,老淚縱橫,緊緊握住巴亞爾的手,哽咽道:“孩子啊,我會設法讓你的夢想成真。讓你成為一個值得我們驕傲的人。”
幾天以後,巴亞爾穿戴一新地出現在城堡的內院中,胯下是一匹鞍具齊備的駿馬。他做好了出發的準備,要去找薩伏伊公爵,學習騎士之道。騎士是高貴的戰士,他們誓死為孤兒寡母、為弱者、為受壓迫的人而戰。巴亞爾的母親站在城堡的塔樓中,目送著她的兒子,眼中噙滿淚水,既為他的離別而傷心,也為他在馬上的矯健身手而自豪。
母親繞到塔樓後面,下到院中,叫過巴亞爾,鄭重地說道:“皮埃爾,朋友,你要做個溫柔、樸實、有禮貌的人,與謊言勢不兩立,永遠忠誠,樂善好施,這就是我對你由衷的忠告。”
二、成為騎士
在過去兩年時間裡,巴亞爾一直與艾爾城的衛戍軍待在一起,他對下屬士兵進行了嚴格的訓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1494年,法國國王查理八世決定率軍遠征義大利,年輕的巴亞爾將初嘗戰火的滋味,他本人對即將到來的考驗充滿了期待。
查理八世為了追求虛妄的戰功,放棄了其父路易十一的明智外交策略,決意奪取那不勒斯王國。他聲稱自己從安茹的勒內一世那裡繼承了這一權利。為了防止西班牙的干涉,查理八世不得不把魯西永和塞達涅割讓給阿拉貢的斐迪南二世,同時把阿圖瓦和弗朗什孔泰讓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透過這些犧牲,查理八世取得了兩個強國的中立承諾,儘管國際形勢仍有可能逆轉,但他已經邁出了野心勃勃的征服計劃的第一步。
查理八世迅速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於1494年8月率領法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這支軍隊包括長槍兵、弓箭手、弩手、瑞士傭兵以及火繩槍兵。值得注意的是,法軍火繩槍手使用的是經過改進的hand-gun,這種武器採用火繩點火開關,使士兵在射擊時可以更準確地瞄準目標。查理八世的軍隊中,很多火繩槍手都是騎在馬背上行軍的。此外,法軍還擁有140門大型加農炮,火炮在歐洲戰場上的應用日漸頻繁。
法軍在初期取得了顯著的勝利,這主要得益於其相對於敵軍的壓倒性優勢。義大利的僱傭軍頭目們(ndottieri)僅僅是冒險家和投機者,對僱主沒有忠誠或熱情,他們為金錢而非榮譽而戰。法軍的勇猛好戰給沉悶的義大利戰場注入了新鮮血液,過去的作秀戰爭立即被無情的現實所擊碎。
查理八世以征服者的姿態途經比薩和佛羅倫薩進入羅馬,隨後在卡普亞之戰中取勝,大張旗鼓地開進那不勒斯。1495年春的幾個月裡,查理八世沉迷在義大利南部的溫柔鄉中,遠大的征服理想逐漸消磨。查理的勝利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