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奔弓裔
王建的早年生活充滿了動盪和挑戰。他出生於新羅漢州松嶽郡(今朝鮮開城特級市)的一個土豪家庭,父親王隆(追封高麗世祖),母親韓氏(追封威肅王后)。史書記載,王建自幼聰慧,相貌堂堂,具備“龍顏日角”的帝王之相,同時“氣度雄深,語音洪大,有濟世之量”。這些特質為他後來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王建即位後自稱“出自側微”,表明他的家族在新羅的骨品社會中處於邊緣地位。這種背景使得他在早期不得不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勇氣來爭取地位和權力。王建成長的年代正值新羅王朝的衰落期。文德二年(889年,龍紀元年),新羅沙伐州(尚州)爆發了元宗、哀奴起義,這場起義揭開了亂世的序幕。隨後,新羅各地豪族紛紛割據,形成了碎片化的政治格局。其中,最強的兩大勢力分別是割據百濟故地的甄萱和割據高句麗故地的弓裔。這兩大勢力與在朝鮮半島東南苟延殘喘的新羅形成了所謂的“後三國”局面。
乾寧三年(896年),時任新羅松嶽郡沙粲的王隆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歸順了弓裔。這一舉動不僅顯示了王隆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當時新羅政權的虛弱。弓裔對王隆的歸順表示歡迎,並任命他為金城郡(今朝鮮江原道金化郡)太守。王隆向弓裔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建議:“大王如果想稱王於朝鮮、肅慎、卞韓之地,不如就在松嶽築城,讓我的兒子王建做城主。”弓裔聽從了王隆的建議,於是王建奉命修築勃御塹城,並擔任城主。這一任命不僅給了王建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也為他後來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翌年五月,王建的父親王隆在金城郡去世。這對年輕的王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他並沒有因此消沉。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在擔任勃御塹城城主期間,王建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他不僅成功地完成了築城任務,還帶領城中計程車兵和民眾抵禦了多次外敵的侵犯,逐漸在弓裔的勢力範圍內樹立了自己的威信。
二、戎馬倥傯
乾寧五年(898年,光化元年),弓裔從鐵圓(今朝鮮江原道鐵原郡)遷至松嶽,王建前來拜見他。弓裔對王建的能力和忠誠非常認可,立即封他為精騎大監,負責討伐楊州(今韓國首爾特別市)和見州(今韓國京畿道楊州市)。這次軍事行動不僅考驗了王建的指揮才能,也讓他在弓裔的勢力範圍內樹立了威信。王建不負重託,迅速組織起一支精銳騎兵,連續攻克了楊州和見州,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光化三年(900年),王建再次奉命出征,這次的目標是廣、忠、清三州及唐城、槐壤等郡縣。他率領軍隊一路勢如破竹,攻佔了這些地區,進一步擴大了弓裔的勢力範圍。由於戰功顯著,王建被提升為阿粲(第六等官階),這標誌著他在弓裔政權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天覆三年(903年)三月,王建率水師沿西海岸而下,成功佔領了朝鮮半島西南角的錦城郡(今韓國全羅南道羅州市)等十餘郡縣,並將這一地區改為羅州。這一行動不僅在後百濟後方開闢了一塊飛地,還極大地削弱了後百濟的勢力。同年,良州(今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市)城主金忍訓告急,王建被調去救援。在完成任務返回後,弓裔詢問邊疆事務,王建詳細陳述了安邊拓境的方策,得到了弓裔和其他臣僚的高度讚賞。弓裔隨即提拔王建為閼粲,進一步鞏固了他的地位。
其後,弓裔定國號為摩震,建元武泰、聖冊,並從松嶽遷回鐵圓。聖冊二年(906年),弓裔命令王建率精騎將軍黔式等領兵3000,攻打尚州沙火鎮,成功擊潰了後百濟的甄萱。這次勝利進一步鞏固了弓裔政權在朝鮮半島的地位,也使王建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聖冊五年(909年),隨著弓裔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