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章 馮子材與鎮南關大捷

一、苦難童年

馮子材的童年是在不斷的苦難中度過的。他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馮家從廣東南海遷徙到了欽州沙尾村。這裡雖然沒有都市的繁華,但鄉間的寧靜也給了這個家庭暫時的安寧。然而,好景不長,馮子材四歲時母親去世,這對一個幼童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失去了母親溫暖懷抱的小子材,只能在祖母和兄長的照顧下繼續成長。

到了十歲那年,父親的離世更是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馮子材的舅父曾經提出要收養他,但倔強的馮子材拒絕了這一提議,他選擇留在祖母身邊,不願離開親人。這不僅體現了他對家庭的責任感,也反映了他獨立自主的性格。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馮子材只上了兩個月的學就不得不輟學,這使得他早早地開始面對生活的艱辛。

為了生存,馮子材小小年紀就開始跟隨大人外出工作。他做過很多活兒,包括販賣食鹽、做木工、捕魚摸蝦等,甚至在籬笆房被洪水摧毀之後,無家可歸的馮子材只能暫住在廟裡。那時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飢寒交迫是常有的事,但這些磨難並沒有擊垮馮子材,反而鍛鍊了他的意志力。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馮子材並未放棄自我提升的機會。十五歲那年,祖母的去世給了他又一次沉重的打擊。失去最後的親人之一,馮子材不得不獨自面對更加艱難的生活。為了生存下去,他開始學習武術,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經過幾年的刻苦訓練,馮子材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武藝,傳說中他能單挑百人

二、鎮壓天國

馮子材早年的生活充滿了變數。道光三十年(1850年),他曾在廣西博白地區集結力量反抗清朝統治。然而,咸豐元年(1851年),當廣東天地會領袖劉八帶領隊伍進攻博白時,馮子材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並加入了劉八的部隊。然而,這次起義並不成功,劉八的部隊在進攻博白時遭遇了失敗。在這種情況下,馮子材選擇了接受清政府的招安,投降了當地知縣遊長齡,並被編入“常勝”勇營。這一決定不僅讓他避免了可能的懲罰,還為他日後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他很快就被提拔為千總,並在平定了博白的動亂後,獲得了清廷授予的“色爾固楞巴圖魯”稱號。

在跟隨向榮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馮子材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咸豐三年(1853年),他在南京城外孝陵衛地區參與拱衛江南大營的戰鬥,對抗太平軍。隨著戰爭的持續,馮子材逐漸成為了清軍的重要將領。到了咸豐六年(1856年),當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摧毀時,馮子材被迫逃往丹陽。在那裡,他加入了張國樑的軍隊,並參與了對太平軍的反擊行動。在這段時間裡,馮子材不僅協助攻克了鎮江、丹陽,而且還贏得了張國樑的高度讚揚,稱其勇猛過人。憑藉這些戰績,馮子材的軍銜也不斷上升,最終晉升為副將。

然而,戰爭並非總是順利。咸豐八年(1858年),馮子材奉命渡江支援江北大營時,遭遇了重大挫折,他所率領的五千兵馬幾乎全軍覆沒,只有一小部分人得以逃脫。這次失敗雖然給馮子材帶來了打擊,但他並沒有氣餒,而是繼續為清軍效力。

咸豐十年(1860年),當太平軍再次攻破江南大營時,馮子材再次經歷了激烈的戰鬥。在這次戰鬥中,張國樑在丹陽南門外不幸溺亡,馮子材則負責收攏殘餘部隊,撤退至鎮江固守。隨後,他率兵攻克了溧水,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並因此被升為總兵。

同治元年(1862年),馮子材被派遣鎮守鎮江。面對江北清軍將領們私自設立關卡收稅的情況,馮子材提出了批評,並建議由文官來管理稅務。他的正直和責任感贏得了曾國藩的信任和支援。儘管他的部隊人數眾多,但糧餉常常不足,馮子材卻從未有過抱怨,依舊堅持在前線作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