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章 朱由校:木匠皇帝

一、移宮即位

朱由校的即位過程,緊密地與“紅丸案”和“移宮案”兩個歷史事件相連。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駕崩後,其子朱常洛即位,是為明光宗。光宗在位僅一個月,其短暫的統治充滿了爭議與謎團,尤其是圍繞其突然死亡的“紅丸案”。

光宗朱常洛的寵妃西李 選 侍 ,原本欲借光宗的寵愛封為皇貴妃,甚至覬覦皇后之位。然而,光宗的突然病重打斷了這一切。據傳,鄭貴妃指使太監崔文升以通利藥(大黃)給予光宗,致使其連瀉三四十次,身體極度虛弱。隨後,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所謂的“仙丹”,光宗服後於九月初一駕崩,時年三十九歲。這一系列事件,後來被後世稱為“紅丸案”,至今仍存在諸多爭議。

光宗去世後,西李選侍與皇長子朱由校一同居住在乾清宮。朝臣們擔心西李選侍會干預朝政,尚書周嘉謨等人上 疏請求她遷出乾清宮,移居噦鸞宮。劉一燝與內監王安設法讓朱由校離開乾清宮,將其安置在慈慶宮,即太子寢宮。在眾大臣的共同推動下,西李選侍被迫遷出乾清宮,從而避免了可能的政治危機,這一事件即“移宮案”。

九月六日,朱由校返回乾清宮,正式登上皇位,改當年八月後的年號為泰昌,次年改為天啟。即位後,朱由校立即採取行動,逮捕了遼東總兵官李如柏,並在十月時將祖父萬曆皇帝和祖母孝端顯皇后合葬於定陵。此外,他還任命遼東巡撫兵部侍郎袁應泰接替熊廷弼,負責遼東的防務。

二、從政之初

朱由校即位初期,面臨著複雜的宮廷與朝政環境。在經歷了“移宮案”後,熹宗在內廷缺乏依靠,轉而倚重乳母客氏與太監魏進忠。魏進忠,後改名為魏忠賢,逐漸掌握了宮中大權,被任命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客氏與魏忠賢聯手,形成了“客魏”聯盟,他們在內廷的權力日益膨脹,與朝中官員特別是東林黨人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東林黨人佔據朝中要職,楊漣、左光斗、趙南星、高攀龍、孫承宗、袁可立等均在重要崗位上任職,使得朝政一度較為清明。然而,客氏與魏忠賢的勢力不容忽視,他們透過打擊東林黨人,逐漸掌控了朝廷,導致廠衛機構橫行,朝綱混亂。

在外部,遼東局勢緊張。天啟元年(1621年),努爾哈赤率軍攻佔瀋陽,明軍損失慘重。隨後,努爾哈赤奪取遼陽,經略袁應泰自殺殉國。為應對危機,熹宗再次啟用熊廷弼,委以重任,熊廷弼在遼東展開了積極防禦。同時,熹宗提拔毛文龍,派遣其駐守鎮江,加強沿海防禦。

然而,次年(1622年),後金軍攻勢不減,西平堡、平陽橋等地接連失守,明軍將領戰死沙場。王化貞與熊廷弼不得不撤回關內,遼東形勢進一步惡化。同年,熹宗任命袁可立為右僉都御史,負責登萊地區的軍務,以加強對山東沿海的防禦。同年八月,皇五弟朱由檢被封為信王。

天啟三年(1623年),魏忠賢掌握了東廠的控制權,開始利用閹黨的力量對抗東林黨。此時的熹宗,更傾向於木工技藝,而非處理政務。每當他沉浸於木工時,魏忠賢便趁機奏事,熹宗往往不耐煩地回應,授權魏忠賢自行處理。這給了魏忠賢機會矯詔擅權,排擠東林黨人,導致朝政腐敗,東廠番子橫行無忌。

三、黨爭禍國

天啟四年(1624年),明朝朝廷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左副都御史楊漣上書彈劾魏忠賢,列舉了其二十四條大罪,試圖揭露魏忠賢的罪行。然而,熹宗朱由校並未採納這些意見,對魏忠賢的信任依舊。隨後,朝廷對反對魏忠賢的大臣們進行了嚴厲的懲罰,陳於廷、楊漣、左光斗等官員被削職為民,魏忠賢的權力愈發鞏固。

魏忠賢的權力膨脹到了極點,他不僅在朝中一手遮天,還被稱為“九千歲”,各地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