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2章 吳三桂:明末清初風雲人物的跌宕人生

一、早年時期

吳三桂的早期生活和軍事生涯始於遼東邊陲,這裡不僅是他家族的居住地,也是明末清初軍事衝突的前線。吳家原本是徽州人,後來遷移到高郵,再由其祖父一代遷往山海關外的前屯衛中後所,從事馬匹貿易。吳三桂出生於這樣的背景下,約在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或萬曆四十年(1612年),具體出生年份存在爭議。[1-2]

吳三桂的家族屬於遼西的將門世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僅學習文史,還熟練掌握了騎射等軍事技能。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曾奉旨調進北京,娶了祖大壽的妹妹為妻,這樁婚姻不僅鞏固了吳家的地位,也讓吳三桂與祖大壽之間建立了甥舅關係。祖大壽是遼西地區的望族,透過與祖家的聯姻,吳家找到了強大的後盾,同時也增強了祖氏家族的影響力。

在家族的庇護和指導下,吳三桂的軍旅生涯起步於不到二十歲時的武舉考試,成功考取後,他開始跟隨父親和舅舅征戰四方。在己巳之變期間,當崇禎帝傳召袁崇煥與祖大壽時,祖大壽僅帶了吳三桂一人隨行,可見吳三桂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崇禎三年(1630年)的五月,吳三桂隨祖大壽和父親吳襄參與了收復灤州、永平、遵化、遷安四城的戰役,在遵永大捷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此在同年七月被授予守備的職位。兩年後的崇禎五年(1632年),在郵馬山之戰中,吳三桂再次表現出色,因此晉升為遊擊。同年五月,他被遼東巡撫方一藻任命為遊擊,負責遼東興水堡的防禦事務。

同年六月,山東登州(今山東省蓬萊市)發生吳橋兵變,由孔有德等人領導。吳襄跟隨副將祖大弼出征平叛,雖然孔有德最終逃脫並投奔後金,但吳襄因此恢復了總兵的職務。吳三桂在這次平叛中也立下戰功,於崇禎六年(1633年)正月被加封為副總兵管事。四月,他被調任管理遼東騎兵左翼右營遊擊事務。同年十二月,由於在收復登州的戰役中有功,吳三桂被加授都督僉事銜。

二、鎮守遼東

在崇禎八年(1635年)至崇禎十六年(1643年)間,吳三桂在遼東地區的軍事活動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意志。這一時期,他從遊擊晉升至總兵,逐漸成為遼東防務的核心力量。吳三桂在崇禎十一年(1638年)擔任前鋒右營副將,相當於副總兵的職位,而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十月,他正式被任命為總兵團練遼東寧遠中左、中右、前屯、中後兵馬事務的總兵,這是對他軍事才能的極大認可。

崇禎十三年(1640年)五月,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明軍出關救援被清軍圍困的錦州,吳三桂以其敢戰的名聲,被委以重任。在杏山附近的夾馬山,吳三桂採用獨特的治軍方法,挑選出精銳騎兵並組織成小隊,這種靈活機動的戰術在遭遇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戰鬥激烈,雙方互有傷亡,但吳三桂的勇猛和戰術得到了高度評價。

次年,隨著清軍對錦州的包圍日益緊逼,吳三桂在運送糧食支援錦州的行動中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智慧。他利用春節的掩護,成功避開了清軍的監視,完成了至關重要的補給任務。然而,清軍的反應迅速,派出大軍追擊,但吳三桂的謹慎佈防確保了糧食的安全送達,再次證明了他的軍事才能。

崇禎十四年(1641年)四月,在松山東西石門的激戰中,吳三桂率部衝鋒在前,多次擊敗清軍的進攻,甚至陣斬敵騎,被洪承疇上報為首功。然而,隨著清軍的不斷施壓,明軍陷入困境。在七月,洪承疇率軍救援錦州,但最終被皇太極的清軍包圍在松山。在八月突圍過程中,吳三桂再次顯示出其領導能力,儘管損失慘重,但他成功保全了大部分兵力,逃回寧遠,成為唯一能保持建制的明軍部隊。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儘管關外的局勢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