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錦州、杏山、塔山四城相繼陷落,吳三桂依然堅守寧遠,甚至在清軍的第五次入塞劫掠(壬午之變)中,於王寶山以少數精兵和野營攜炮戰法成功擊退了清軍,彰顯了他出色的戰場指揮能力。
面對清軍的不斷勸降,吳三桂立場堅定,拒絕了所有的誘惑。在給祖大壽的信中,他表達了對明朝的忠誠和對清軍的敵意,明確表示不會投降。即便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春季奉命入關救援京師時,吳三桂依舊展現了他對明朝的忠誠,得到了崇禎帝的高度讚賞和信任,甚至被賜予 尚 方 寶 劍 ,彰顯了其在明末軍事舞臺上的核心地位。
三、獻關降清
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春天,明朝的命運懸於一線,而吳三桂則成為了這個搖搖欲墜王朝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隨著大順軍逼近北京,崇禎帝急召吳三桂入京勤王,加封其為平西伯,命令他率領關外重兵火速入關。然而,當吳三桂的部隊到達山海關,正準備繼續西進時,噩耗傳來——北京已經淪陷,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的崩潰迫使吳三桂重新評估局勢,尋找新的政治依靠。
吳三桂發現自己處於兩難境地,一邊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另一邊是虎視眈眈的清軍。在李自成的招降之下,吳三桂一度考慮投降,但據說當得知其寵妾陳圓圓被大順軍將領擄走,加之家人亦被挾持,吳三桂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抵抗李自成,也無法抵禦清軍的壓力。於是,吳三桂採取了一種複雜的策略,一方面與李自成進行表面上的議和,另一方面暗中向多爾袞的清軍求援,提出以黃河南北分治為條件。
四月十三日,當李自成率領六萬大軍逼近山海關時,吳三桂派遣山海關計程車紳和儒生作為代表,向李自成表達投降之意,以此拖延時間,等待清軍的到來。然而,李自成對吳三桂的真實意圖並不完全瞭解,直到接近山海關時才意識到吳三桂的欺騙,但此時已錯失了快速奪取山海關的最佳時機。
與此同時,多爾袞收到了吳三桂的第二次求援信,迅速集結軍隊,經過一夜強行軍,於四月二十一日抵達距離山海關僅十五里的位置。此時,多爾袞利用吳三桂的危急狀況,逼迫他放棄與清軍聯合攻打李自成的想法,而是徹底投降清朝。在一片石戰役中,吳三桂與清軍聯合,最終擊潰了李自成的軍隊。清軍隨後入關,攻佔北京,多爾袞將年幼的順治帝及其朝廷從盛京(今瀋陽)遷至北京,正式定都於此。作為對吳三桂協助清軍入關的回報,清廷冊封他為平西王,成為清朝初年的重要藩王之一。
四、率兵南下
清軍入關後,吳三桂作為降清的漢族將領,其地位和作用經歷了顯著的變化。起初,清政府對吳三桂持有戒備態度,儘管表面上給予優待,但在實際權力分配上卻有所保留。然而,隨著吳三桂在平定李自成餘部和鎮壓各地反抗勢力中展現出的效忠與軍事才能,清廷逐漸增加了對他的信任與依賴。
順治元年(1644年),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試圖拉攏吳三桂加入抗清行列,不僅封其為薊國公,還計劃運送大批物資犒勞吳三桂的軍隊。然而,吳三桂並未接受南明的拉攏,他以“清朝法令甚嚴,恐致嫌疑”為由,婉拒了南明的提議,顯示出他已傾向於清廷。
吳三桂在清廷的支援下,先是出師山東,平定了李自成的殘餘勢力,隨後跟隨英王阿濟格西征,繼續清剿李自成的部眾。這些軍事行動不僅穩固了清朝在北方的統治,也確立了吳三桂在清軍中的重要地位。
順治二年(1645年),在李自成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後,吳三桂被調回鎮守錦州,這一安排明顯透露出清廷對吳三桂的戒心。不過,吳三桂迅速調整策略,徹底放棄了先前可能存在的復明想法,轉而表示對清朝的忠誠,將崇禎帝稱為“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