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隨徵
赫舍裡·索尼,出身於滿洲正黃旗赫舍里氏,其家族自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便已歸順清朝,成為滿洲名門望族之一。索尼的父親碩色與其叔父希福都通曉滿、蒙、漢三種文字,因此太祖任命他們進入文館,並賜予“巴克什”的稱號,同時授索尼為一等侍衛。隨著清朝的發展壯大,索尼也參與了一系列重要的軍事行動,展現出了他的忠誠與才能。
早在天聰元年(1627年),索尼便跟隨清太宗皇太極參與了寧錦之戰,進攻錦州並在寧遠附近偵察明軍動向。翌年,皇太極親征喀爾喀,科爾沁部的土謝圖額駙奧巴未按詔書要求派遣軍隊,索尼與侍衛阿珠祜奉命前往科爾沁頒詔責備奧巴。當索尼一行人到達科爾沁境內時,奧巴的部下試圖以牲畜作為賄賂,但索尼嚴詞拒絕,並指責奧巴對朝廷懷有異心。在得知索尼的來意後,奧巴不得不親自接見索尼,卻無言以對索尼的指責。最終,奧巴被索尼的言辭所觸動,表示願意悔罪並向皇太極謝罪。
天聰三年(1629年),索尼再次隨軍深入明朝內地,參與了著名的“己巳之變”。在這次行動中,索尼勇猛作戰,特別是在皇太極長子豪格陷入明軍重圍之時,索尼躍馬殺入敵陣,成功救出了豪格。隨後,在天聰四年(1630年),索尼率軍順利佔領了榛子鎮、沙河驛,並攻佔了京東重鎮永平,展示了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
索尼的軍功不僅限於此。天聰五年(1631年),他被提升為吏部啟心郎,並參與了對大淩河的圍攻,擊退了前來支援的明軍。天聰六年(1632年),索尼隨軍征討察哈爾,攻掠山西大同等地,奪取了阜臺寨,因功被授予牛錄章京世職,繼續在內院任職。直至崇德八年(1643年),朝廷再次考察索尼的功績,將其晉升為三等甲喇章京。
二、傳位之爭
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突然逝世於盛京後宮,未留下任何關於皇位繼承人的明確遺詔。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導致皇位出現了空缺,隨之而來的是皇位繼承問題上的激烈爭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之間的矛盾激化。兩黃旗大臣,包括索尼在內,希望由皇太極的皇子繼位,以確保兩黃旗的地位不會受到影響。
索尼在這個關鍵時刻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九月二十六日,多爾袞急召索尼前往三官廟商議冊立新君事宜。索尼堅定地表示:“先帝有皇子在,一定要在皇子中選立新君。其他的都沒有繼承先帝之位的合理性。”索尼的態度表明了他對皇太極後代的支援,這也代表了兩黃旗大臣們的普遍立場。
當晚,巴牙喇纛章京圖賴拜訪索尼,強調必須立皇子為帝。第二天清晨,兩黃旗大臣們在大清門盟誓,命令兩黃旗的巴牙喇兵張弓搭箭,圍繞著宮殿站立,以示決心。索尼帶領他們前往崇政殿商議新君人選。在崇政殿內,諸王大臣分坐在東西廡殿,索尼與巴圖魯鄂拜率先提出立皇子為帝的主張,但多爾袞並未立即表態,而是令他們暫時退下。
接下來,英親王阿濟格和豫親王多鐸相繼勸說多爾袞自己登基,但多爾袞猶豫不決。多鐸甚至提出,如果多爾袞不願繼位,那麼他本人願意繼位,並指出太祖遺詔中有他的名字。多爾袞回應說,肅親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遺詔中,不僅僅是多鐸一人有資格。隨後,多鐸又提議立禮親王代善為帝,但代善表示,如果多爾袞願意即位,將是國家之福;如果多爾袞不同意,那麼應該立皇子為帝。他還認為自己年事已高,不適合擔當此重任。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和談判,最終眾王達成共識,決定擁立太宗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為帝,即後來的順治帝,並由睿親王多爾袞擔任攝政王。索尼與譚泰、圖賴、鞏阿岱、錫翰、鄂拜在三官廟盟誓,發誓忠心輔佐幼主,六人結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