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事蹟
範承謨是大學士范文程的次子,出生於1624年,成長於一個顯赫的家庭之中。范文程是清朝初年的重要政治家之一,為滿洲人入關以及清朝政權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樣的家庭背景為範承謨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與資源。
1651年,即順治八年,年僅十七歲的範承謨被選為侍衛。這一職位不僅代表著對個人才能的認可,也反映了其家族在朝中的影響力。成為侍衛使範承謨有機會接近皇室,為他後來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礎。
次年,即順治九年(1652年),範承謨參加了科舉考試併成功地考中了進士。進士是科舉考試中的最高榮譽,標誌著範承謨在學術上的傑出成就。考中進士後,他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這是一種專門挑選有才華的年輕人進行特別培養的制度,目的是為國家儲備未來的高階官員。
成為庶吉士後不久,範承謨被授予弘文院編修的職位。弘文院是清朝重要的文化機構之一,主要負責編纂書籍、整理文獻等工作。在這個職位上,範承謨不僅能夠接觸到大量的歷史文獻,還有機會參與國家政策的討論,這對於他後來的政治生涯有著深遠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範承謨憑藉自己的才幹和努力不斷升遷。順治十二年(1655年),他被任命為秘書院侍讀學士。秘書院是清朝重要的政務機構之一,主要負責起草詔書、處理機密檔案等事務。
二、巡撫浙江
範承謨在1668年(康熙七年)擔任浙江巡撫時,正值清朝建國初期,社會經濟亟待恢復。當時,浙東地區如寧波、金華等地荒地眾多,百姓生活艱難。在這種背景下,範承謨上任後立刻著手解決民生問題。
浙閩總督趙廷臣曾向朝廷建議免除賦稅,以緩解當地百姓的壓力。為了核實情況,康熙帝下令範承謨前往實地考察。範承謨深入基層,仔細勘查荒地狀況,發現情況確實嚴峻。於是,他上書朝廷,請求免除荒田及受水災影響的土地賦稅,涉及土地面積達到三十一萬五千五百多畝。這一舉措對於減輕農民負擔、促進土地復耕具有重要意義。
1669年(康熙八年),杭州、嘉興、湖州、紹興等地遭遇水災,糧食短缺導致饑荒。範承謨果斷採取措施,動用布政使庫銀八萬兩,前往湖廣地區購買糧食,以穩定糧價,救助受災民眾。他還提議將漕運的糧食改為按銀兩折算,每石摺合白銀一兩,並在麥子成熟後補充徵收白糧,以三年為期。對於受災嚴重的地區,則給予額外的稅收減免。康熙帝對此表示贊同,並批准了他的提議。
1671年(康熙十年),範承謨因健康原因請求辭職,返回京城。然而,浙閩總督劉兆麒、浙江提督塞白理以及多位官員聯名上書,稱浙江百姓懇請範承謨留任。他們強調範承謨在任三年間,愛民如子,嚴懲貪汙腐敗,大力整治弊政,深受民眾愛戴。鑑於此,康熙帝決定讓範承謨繼續擔任浙江巡撫。
1672年(康熙十一年),範承謨再次上疏,提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建議。他指出湖州、嘉興兩府的白糧加耗標準不一,請求統一規定為每石四鬥五升;同時,請求免除溫州、台州兩衛在康熙九年以前未交的賦稅以及石門、平陽兩地未足額繳納的輕齎月糧。這些提議得到了康熙帝的認可,並交由戶部討論實施。
三、遭到囚禁
1673年(康熙十二年),範承謨被提拔為福建總督,併兼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面對這一重要職務,範承謨最初上表推辭,但未獲批准,於是請求入京覲見。同年七月,範承謨抵達京師,併入宮面聖。當時他身體抱恙,康熙帝特別命令御醫為他診治,並賜予藥物。病情好轉後,範承謨前往福建赴任,並將總督府的駐地從漳州遷到了福州。
同年,三藩之亂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