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章 吳應熊:亂世額駙的悲劇人生

一、前言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吳應熊的名字總是與父親吳三桂緊密相連。吳三桂,這位明朝末年的名將,在明清易代之際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1644年,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開啟了清朝在中國長達近三百年的統治。然而,這一舉動也使吳家的命運與清朝的政治風向緊緊捆綁在一起。

二、政治聯姻:吳應熊與建寧公主

順治十年(1653年),為了進一步穩固邊疆以及加強對吳三桂的控制,清廷決定透過政治婚姻來達到目的。這場聯姻不僅標誌著吳應熊個人命運的轉折點,也是吳三桂與清朝之間複雜關係的一個縮影。

當時,吳三桂作為鎮守邊疆的重要將領,手握重兵,其動向對於清朝來說至關重要。為了確保邊疆穩定,同時也為了對吳三桂加以約束,清廷決定安排一場政治聯姻,透過將皇室公主嫁給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以此來拉近雙方的關係,同時也作為一種人質策略。

由孝莊太后親自出面,主持了這場重要的政治婚姻。和碩恪純長公主,也就是後來的建寧公主,被選中成為吳應熊的妻子。這場婚禮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它牽涉到了兩個家族乃至兩個政權之間的關係。對於吳應熊而言,這場婚姻意味著他將離開父親身邊,進入清朝的權力核心之中;而對於吳三桂來說,則意味著兒子將成為清廷的人質,以此來保證他的忠誠。

這場聯姻的細節充滿了宮廷的儀式感和權力博弈。婚禮籌備期間,孝莊太后精心策劃,力求體現出皇家的尊嚴與威嚴。吳應熊與建寧公主的結合,也被賦予了特殊的政治意義。婚禮當天,盛大的場面吸引了京城內外無數人的目光,人們紛紛猜測這場聯姻將會如何影響未來的政局。

三、朝廷人質:額駙生涯

吳應熊以額駙的身份留居京城,表面上享受著榮華富貴,但實際上卻是清廷的人質。這種身份使得他在政治上幾乎沒有任何自主權。從順治十一年(1654年)被授予三等子爵開始,到順治十四年(1657年)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再到康熙七年(1668年)晉升為少傅兼太子太傅,這一系列榮譽的背後,更多地體現了清廷對吳三桂的戒備之心。

作為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的每一次升遷和獲得的每一個頭銜,都是清廷對他父親的一種安撫和約束手段。順治十一年(1654年),吳應熊被授予三等子爵,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一種榮譽,更是清廷對吳三桂的一種拉攏。此時的吳應熊,雖然在京城裡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清廷的嚴密監控之下,任何可能引發疑慮的行為都會受到嚴格的審查。

隨著時間的推移,清廷對吳三桂的戒備之心並未減弱。順治十四年(1657年),吳應熊又被加封為少保兼太子太保,這一職位在當時是相當高的榮譽,但它同樣也是一種約束。清廷希望透過給予吳應熊更高的地位來確保吳三桂的忠誠,同時也將吳應熊牢牢地控制在京城裡,作為防止吳三桂叛變的籌碼。

到了康熙七年(1668年),吳應熊再次獲得了晉升,成為少傅兼太子太傅。這個職位不僅象徵著更高的社會地位,還意味著他將在皇室教育方面發揮作用。然而,這種表面上的尊貴並不能改變吳應熊作為人質的事實。事實上,隨著吳三桂在地方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清廷對吳應熊的控制也變得更加嚴格。

儘管吳應熊在京城的地位不斷上升,但他始終無法擺脫清廷的監視和束縛。他的每一次外出都需要得到特許,而且他的生活圈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在這樣的環境下,吳應熊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事,以免給父親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四、吳三桂反叛:命運的轉折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反清的訊息震驚朝野。這一事件不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