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章 熊賜履:從科舉進士到內閣大學士

一、家世背景

熊賜履生於明崇禎八年(1635年)十一月初五日,出生在一個地方顯赫的大戶家庭——孝感熊氏。他的父親熊祚延是明朝的一位生員,曾就讀於連奇書院,並在那裡講學。熊祚延不僅是一位學識淵博的人,還是一位充滿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熊賜履的母親李如柏也是一位不凡的女性,她博通經史,以孝順聞名於鄉里。

然而,幸福的家庭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明末農民起義的爆發打破了這一切平靜。隨著起義軍的四處蔓延,熊祚延深知鄉親們的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於是,他毅然決然地組織起團練,帶領鄉民們共同 守 御 家鄉,以抵禦流寇的侵擾。熊祚延的這種行為體現了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和對家鄉的深厚情感。

就在熊賜履八歲那年的某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戰鬥打破了寧靜的生活。流寇突然襲擊了村莊,熊祚延勇敢地站在前線指揮防禦。但不幸的是,他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在這危急時刻,熊賜履的母親李如柏為了保護年幼的兒子,抱著他躲進了密佈的荊棘叢中。荊棘雖然刺痛了她的身體,但她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只是緊緊地抱著兒子,直到危險過去。

這次經歷對熊賜履來說是一次深刻的洗禮。他親眼目睹了父親為了保護家園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壯舉,也感受到了母親為了保護自己所承受的痛苦與堅韌。這些經歷深深地刻印在他的心中,成為了他日後成長道路上的重要動力。

失去了父親的支撐,家庭陷入困境。母親李如柏不得不開始織布來維持生計。儘管生活艱難,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對熊賜履的教育。在母親的辛勤付出下,熊賜履得以繼續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位學識淵博、德才兼備的人。

二、早年經歷

熊賜履的早年經歷充滿了轉折和機遇。順治十五年(1658年),他參加了科舉考試,併成功中榜成為進士,隨後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職位。這個職位對於新科進士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榮譽,意味著他將有機會參與朝廷的重要事務。

順治十六年(1659年),熊賜履透過了進一步的考核,被提升為翰林院檢討,這標誌著他在學術和政治上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檢討一職意味著他不僅要參與編纂史書,還要負責撰寫詔書和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

康熙四年(1665年),熊賜履被調入內翰林弘文院擔任侍讀。這個職位讓他有機會更加接近皇帝,為皇帝提供學術諮詢,並參與到國家決策之中。這段時間,熊賜履不僅在政治上嶄露頭角,也在學術上取得了顯著成就。

康熙六年(1667年),熊賜履完成了他第一部重要的理學著作《閒道錄》。這本書是他多年研習儒家經典和理學理論的結晶,體現了他對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同年,熊賜履向康熙皇帝進呈了一份長達萬言的奏疏,這就是在清初政治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萬言疏》。

在這份奏書中,熊賜履尖銳批評了當時清朝的一些政策,特別是四大輔臣推行的各項措施。他呼籲少年皇帝加強儒家經典的學習,特別是程朱理學,認為這是治國理政的根本。熊賜履認為,只有透過弘揚儒家思想,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這份奏疏顯示了熊賜履深厚的學識和敢於直言的精神。這份奏書引起了康熙皇帝的高度關注,並對熊賜履的能力和膽識刮目相看。結果,康熙七年(1668年),熊賜履被授予秘書院侍讀學士的職位,這標誌著他在朝廷的地位再次得到了提升。

三、平步青雲

熊賜履的政治生涯在康熙年間達到了高峰。康熙八年(1669年),隨著康熙帝成功清除鰲拜集團,朝政權力逐漸集中於皇帝手中,這也為熊賜履的政治地位上升提供了契機。熊賜履憑藉著深厚的學識、卓越的政治才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