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章 方觀承:從書生到總督的宦海浮沉

一、早年坎坷

方觀承的早年生活充滿了曲折與艱辛。出生於1698年的他,出生在一個有著良好教育背景的家庭,祖父方登嶧曾任工部主事,而父親方式濟也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成為進士,並擔任內閣中書。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南山集》案的發生,這個原本前途無量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南山集》案源於翰林院編修戴名世所著書籍中的敏感內容,該書記錄了南明桂王時期的歷史,並使用了南明政權的年號,這在當時被視為對清朝統治的嚴重挑釁。結果,戴名世被控以“大逆”罪名,並在兩年後被處決。因為戴名世的作品中引用了方觀承曾祖方孝標的著作,方家也因此受到了牽連。方觀承的祖父方登嶧和父親方式濟被流放到黑龍江,家庭的經濟來源和地位一落千丈。

方觀承和他的哥哥由於年紀尚幼,沒有被流放,而是被迫離開了家鄉,寄居在南京清涼山寺內,依賴僧人的幫助度日。這樣的生活無疑是艱難的,但對於年幼的方觀承來說,這也是他學會自立和堅韌的重要時期。

在經歷了數年的漂泊生活之後,方觀承和他的哥哥決定北上尋找父親和祖父。他們從南京出發,踏上了一條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旅程。這一路,他們不僅要克服自然環境帶來的挑戰,還要應對旅途中的種種困難。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春天,他們到達了卜魁(今天的齊齊哈爾),在那裡與父祖團聚。

然而,團聚並未帶來長久的安寧。方觀承隨後接受了奉天督學任奕?的邀請,前往盛京(今瀋陽)。這段時間,方觀承不僅在學術上有所增長,也積累了更多的人生閱歷。他在北京與其兄長方觀永會合,之後又南下游歷至湖南等地,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才回到北京。

二、平步青雲

方觀承的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儘管他並非科舉正途出身,但憑藉著過人的才華與機遇,最終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在北京定居期間,方觀承因緣際會,被一位族人引薦給了平郡王福彭。起初,方觀承並未立即回應福彭的邀約,直到雍正十年(1732年)秋,方觀承在北上的旅途中恰巧遇到福彭前往盛京祭陵,這才得以拜見。這次會面對方觀承而言意義重大,他不僅得到了福彭的賞識,而且二人之間逐漸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雍正十一年(1733年),平郡王福彭被任命為定邊大將軍,出征準噶爾。福彭深知方觀承的能力,便選他作為隨軍記使。然而,根據當時的朝廷規定,隨軍人員必須經過正式任命。於是,福彭將方觀承的情況上報給大學士鄂爾泰,由鄂爾泰呈報給雍正帝。雍正帝在召見方觀承後,瞭解了他的家族背景,對其家族的歷史表示感嘆,並授予方觀承內閣中書的頭銜,使他得以合法隨軍。

隨著福彭的大軍凱旋,方觀承也回到了北京,並正式擔任了內閣中書一職。乾隆二年(1737年),他進入了權力核心之一的軍機處,擔任軍機章京,很快又被任命為吏部郎中。這一系列快速的晉升顯示了方觀承在朝中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

乾隆七年(1742年),方觀承被任命為直隸清河道,負責當地的水利工程。這一年,他還陪同署理直隸總督史貽直視察了永定河的治理工作。方觀承展現出的卓越能力讓他在短短一年後就被提拔為直隸按察使。到了乾隆九年(1744年),方觀承已經升任直隸布政使,負責管理整個直隸省的錢糧稅收事務。

乾隆十一年(1746年),方觀承暫代山東巡撫一職,兩年後更是被正式任命為浙江巡撫。這一連串的職位調整表明了朝廷對方觀承治理能力的認可。直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方觀承被任命為直隸總督,並在這個職位上服務了長達二十年之久,直至逝世。

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