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如今,因怕有抵賴之嫌,餘家非但不能讓紅綃死,相反,為表示坦蕩,餘家還得讓紅綃好好過著日子,一切自然坦率。
這麼簡單的事,餘大太太竟到如今也沒想明白,還有臉發脾氣。
“適才你大哥還誇弟妹懂禮,你倒這般與大嫂說話?!”
其實餘大太太並沒怎麼聽懂,但這並不妨礙她發飆,只見她豎起一雙吊梢眼,當即開火,三太太絲毫不怯,面色絲毫不變,只輕巧道:“瞧大嫂說的,我這不是著急麼。嫣紅侄女的事,只消在外頭冒了點滴風聲,咱們餘家的姑娘還能做人麼?”
餘大太太頓時如熄了火的引擎,啞了聲音。
三太太說話如針扎皮肉,明明痛入心扉,卻連半滴血不見,她猶自柔聲細氣道:“別說嫣容,嫣清;就是已嫁出去的嫣然,嫣巧,叫她們怎麼在婆家立足?我說嫂子,您別不當回事,別看嫣玉侄女現下還小,可若叫人知道她嫡親姐姐有這麼一出,以後怎麼說婆家呀?”
餘大太太啞口無言之餘,想到這事會牽連心愛的小女兒,頓生一腔驚懼;這話一說完,三太太便恭恭敬敬的退下一步,站到丈夫身旁,再不發一言。
餘閣老微微嘆了口氣,討這個大兒媳婦真是他人生中的敗筆,心思既不正,人又愚蠢。初聞此事時,自己好半響沒說出話來,一陣天旋地轉,與其說是氣的,不如說是匪夷所思。
想他一生精明,家門裡怎麼會有這樣輕信張狂的蠢貨!
他與老妻共有四子,除卻次子夭折外,其餘三子均長大成人,娶妻生子。
四子生性淡泊,喜好絲竹書畫,經濟仕途於他便如西天取經路般遙遠,虧得四兒媳還能持家;三子倒是聰慧有才,偏不知哪裡學得一身名士習氣,最瞧不上鑽營功名之輩,連身上的蝨子也帶著幾分風雅清高;只有長子,倒承襲了他血脈中的進取,偏又志高才疏,能耐有限,讀書既不成,為官也不見得高明,始終徘徊在五六品之流。
餘閣老素習道家隨緣之法,深知為官也講究‘天分’,有些人教的會,有些人再怎麼教也枉然。既兒子們都不是這塊料,他也不強逼了,倘若老天有眼,叫孫輩能出兩個才俊,那餘氏便興盛有望,否則,仍舊平安是福。反正憑自己的餘蔭以及官身的長子,兒孫們在老家過個閒散富貴日子還是有的。
“千里江堤,毀於蟻穴;家門之治,重在子孫,根在家室。”餘閣老倚在太師椅上,身形愈見蒼老,嘆道,“若平日好好教養孩子,塑其品性,定以正道,又焉有今日之禍。好在盛家老太太和顧侯夫人多少有舊。倘若寧圌遠侯府記恨,兩家就此結怨。待我死了,以後撲門而來的災圌禍,你們可擋得住?!”
三個兒子聽得老父之言,均是磕頭應聲,尤其是餘大人,已是滿面涕淚,跪行至餘閣老身前,抱著父親的腿,泣道:“父親的教誨,兒子定然刻在心口,以後再不敢妄為了!兒子不孝,沒管住媳婦,聽旁人兩句攛掇,就…就…辦了糊塗事。還讓弟弟們跟著擔羞辱,兒子…兒子…實沒臉做這個兄長了!只萬請父親保重身子,讓兒子改過盡孝呀!”
說著連連磕頭,腦門撞在地上青磚,砰砰作響;餘三爺和餘四爺也陪著將頭抵在地上,三個兒媳見狀,只好又跪下了。餘閣老撫著兒子的肩頭,見他已是額頭青紅一片,血跡隱隱,心中不忍,只得長嘆一聲
餘大太太雖無大智慧,聽人話頭卻是靈光,她聽出公爹是在隱隱指摘自己,雖跪的老實,卻心中不服,便抽出條帕子,裝模作樣的捂在臉上,哭道:“都是兒媳不孝!明知顧家是個豺狼窩,還逼著嫣紅出嫁,年輕輕的,卻害了一條性命!也罷了,總算嫣然如今過的好,這命苦的孩子,就算替她姐姐擋這一災罷……”
餘閣老聽的臉色鐵青,這話竟是直指他偏心,只顧著嫣然終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