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而他自己則按想好的尺寸選裁起竹子子來。
張凌軒選裁了十二根直徑15毫米左右,長80毫米的竹子,準備用來制蜂窩煤的煤眼;又選裁一根50毫米直徑左右的竹子把全部的竹節打空,用來做模具的杆;最後再選裁一根25毫米直徑左右的竹子,用來做出煤球的推杆。
張凌軒做好這些工作後,王木匠的工件也完成了。張凌軒就把十二根用來制煤眼的小竹子,按需要的分佈,均勻地鑲釘在大的';圓木餅';上,然後在小的';圓木餅';上,按小竹子的位置劃好十二個洞,叫王木匠把劃線的位置掏空,讓小竹子能順利透過。
張凌軒自己把剩下的竹子拼裝成型。等王木匠完工後,張凌軒再把王木匠的工件也裝了上去。這樣,制蜂窩煤的模具就完成了。
伸手擦了擦額角的汗,張凌軒無不自豪的想,這應該是當代人使用的第一個制煤工具吧。翻來覆去的看了一會兒,愈來愈有成就感。
模具做好後,張凌軒檢查、除錯過後,還算比較滿意,就吩咐王木匠對模具的一些相對薄弱的環節進行加固,而他自己則去找鐵匠張師傅做燒蜂窩煤的爐子去了。
王木匠看著這個不知是什麼的新奇東西,雖不知它有何用,但卻也沒有出言相詢。因為按張凌軒這幾日給他的感覺,王木匠相信他不會做無用的東西。於是王木匠就按張凌軒的囑咐,一絲不苟地對模具進行了加固。
煤很重要,燒煤的爐子當然也很重要,既要能讓煤充分的燃燒,又要能隨時控制火候。
因此,張凌軒不禁想到了前世,因為前世過於窮困,所以別人家都用的是天然氣,而他們家卻仍舊是用的煤爐,據他所知,前世燒蜂窩煤的爐子有固定的,有移動的,有單眼的,有三眼的。固定和移動都是用同樣的爐膽,而單眼和三眼的爐膽就不同。
於是,張凌軒讓慕容輕月找來了曉城有名的鐵匠張師傅,想讓他幫做爐膽,模具已經決定了煤球的大小,他根據煤球的大小讓張師傅做單眼和三眼的爐膽各一個,張師傅問明瞭要求後爽快地應允了。
吩咐好後,張凌軒又回到了王木匠這裡,此時,王木匠已將模具加固好,張凌軒又請王木匠幫做爐殼。
在張凌軒的前世,人們普遍喜歡用移動的蜂窩煤爐,移動煤爐的殼一般是用裝東西的鐵皮桶做成。但在古代,哪裡有什麼鐵皮桶?所以張凌軒只好讓王木匠幫做兩個類似木桶狀的爐殼,用一節竹筒做爐門,爐門蓋也用一段帶節的剛好套進爐門的竹筒來代替。
張凌軒把式樣、要求交待清楚後,才拿著蜂窩煤的模具回了坎院。
回到自己的屋裡後,張凌軒就著手和煤。蜂窩煤是用煤粉、黃泥和水按比例和在一起做成的,具體的比例張凌軒也不清楚,他只知道黃泥是用來增加粘性的,燃燒就當然要靠煤粉了,沒有黃泥只靠煤粉就做不成球,而黃泥太多了,蜂窩煤又不耐燒。
所以張凌軒決定先從百分之十黃泥的比例試起,試到做得成煤球為止。
說幹就幹,張凌軒動手按百分之十黃泥的比例和煤,和好後試做了幾個煤球,太鬆了,煤球才從模具中下地就散了。他又調高一點黃泥的比例,還是不行。試了幾次後,直到用到百分之二十的黃泥時,煤球終於成型了,抹了抹臉上的汗滴,張凌軒這才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張師傅的爐膽和王木匠的爐殼也已經完工。張凌軒又利用晚飯後的空餘時間來組裝,古代還沒有水泥,當時人是用一種叫‘觀音音土';的白色泥土當水泥用。
張凌軒先用‘觀音土';在木爐殼中鋪底,然後用碎石、沙和‘觀音土';在爐底上築個窩,窩口跟爐膽的內徑一樣大,窩口還橫了兩根從張鐵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