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簡直就可以叫幸運兒了。但是,在和平時代,一條貨船可能會用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果設計壽命只有四到五年,那簡直就沒法用了。當然,這也只是設計壽命而已。硬要新三年舊三年破破爛爛又三年的用,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說在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人把手上的那些“自由輪”依照賣廢品的價格處理給了很多的第三世界窮國。而在有些第三世界窮國,比如菲律賓印尼什麼的,他們甚至把這些設計壽命同樣只有四五年的“自由輪”一直用到七十年代,幾乎超出設計壽命十倍。其中的一些甚至被改成了客船使用,反正第三世界窮國的人命便宜。
但是那些第三世界窮國手裡的“自由輪”在戰後也基本不會跑遠洋航線了,它們一般只在風平浪靜的近海航線上跑跑,這也是這些船能夠新三年,舊三年,破破爛爛三十年的用下去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還用它們跑遠洋航線,哪怕是風浪更小的太平洋航線,那無論如何是用不了那麼久的,更不要說,在史高治現在的時代,世界上最主要的航線還是通往歐洲的大西洋上的航線,而大西洋一向以來就以風急浪高聞名。這樣的航線,自然不適合那些超期服役的船隻。
當然,等戰爭結束後,把這些船賣到亞洲那邊去,也還是不錯的。至少日本人肯定願意要。不就是不安全點嗎?反正日本人不值錢。事實上當一次大戰結束後,他們也是這樣做了的。以至於在史高治的這個時空裡,許多年之後,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和美國打起來之後,很多美國潛艇官兵們驚訝的發現,他們所需要攻擊的目標居然和二十多年前的德國潛艇部隊所需要攻擊的目標除了舊了一些之外就幾乎一模一樣。而在日本投降後,這些船又被瓜分了一次,一部分被美國人拿去試驗了原。子。彈什麼的,還有一部分被分給了同樣成了戰勝國的中華民國政府,然後被廣泛的用在了運輸部隊打內戰,運輸黃金去臺灣,以及運輸人員撤往臺灣的行動中。當然這種用了幾十年的老船,尤其是在日本人手裡又高強度的跑了些年的遠洋航線之後,這些船的可靠性實在是很成問題。比如說,在美國那邊,這些船被拖到靶場的路上,就沉沒了好幾條,而在中國,有一條被重新命名為“太平輪”的“夏洛特標準船”就在運送一群低階官員呀,以及他們的夫人小姐逃往臺灣的時候,僅僅遇到了一點不太大的風浪,就發生了導致了數千人死亡的大海難。
除了壽命的原因之外,有效噸位和燃油經濟性也都決定了這種船在和平時期並不是一種好船。為了生產方便,這種船的排水量略低於一萬噸。這樣大多數的船臺稍加改進就能用於生產這樣的船隻了。但是因為有速度方面的要求,這種船的船型相比一般的貨船,長寬比還是要略大一點的。這也就意味著同樣的噸位下,這條船能夠裝載的貨物更少。同時更高的速度要求更強有力的動力。而為了便宜,動力系統的價格又要更低,結果就是動力系統佔用的空間比一般的貨船更大,這當然就更進一步的減少了實際的運載空間。再加上更高的燃油損耗,所以在和平時代,這樣的船,絕對是賣不好的。
史高治的計劃是這樣的,首先,他丟擲了巨型郵輪,這導致了世界範圍內的巨型油輪競賽。這種競賽會使得大型船臺的數量大增。而一旦蕭條到來,在運輸船隻中首先會被砍掉的就會是這些巨無霸,因為在蕭條中一次運輸這麼多的原油的運輸任務會直線下跌。到那個時候,這些大型船臺立馬就會跟著不值錢了,自己就可以以很低的價格,將這些能在戰後的新一輪戰列艦競賽中派上大用場的大船臺買下來。
至於貨船這一邊,史高治打算丟擲一項新技術,這項新技術將能夠迅速的提高貨船的裝卸效率,從而使得海運相比其他運輸形式的優勢一下子顯現出來,使得更多原本透過陸路運輸的貨物轉向海運。從而使得新的貨船的建造變得火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