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為了鎮邪的,一般人們是不會去欣賞的。另兩座都是人們遊玩的好去處了。它們是石塔,兩者中東山頂的寶塔十分雄偉,遊人可以順著塔中樓梯拾級而上至頂,鳥瞰風景。文峰塔是一座封閉的塔,前幾年因城區改造被拆除移址另建。未拆前它屹立路口,僅看那灰色的塔身就有一種韻味,雕刻精巧的佛像無聲地訴說著悠久歷史,而塔上斜著寄生的野樹又延續著塔的不朽魅力,它的旁邊就是一座小石橋,橋下是清清的竹皮河水在緩緩流動。在塔被遷後,車輛暢通無阻地在新修的三眼水泥橋上行駛,視線開闊了同時也單調乏味了,時間長了,幾乎忘記了還曾有一座秀美的塔存在過。
我想,無論是塔還是橋,都是人們與生存的大自然相融的結果。每一座塔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不會有無意義的塔建在那裡的。而正如郭老所說每一座橋也是盡情地發揮了它的作用,它那彎彎的橋洞與橋下的潺潺流水相印成趣,人們或在橋上望風景或駕船從橋洞穿梭而過。
2002年的今天,最偉大的是現代技術修建的火車大橋,呼嘯而過的南來北往的列車透過它的載負,安全地到達目的地。乘客們偶爾從車窗裡向外一看,小城的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便盡收眼底,再一看那山頂的東山寶塔,亦古亦今,便會生出許多感嘆吧! 。 想看書來
繩與中國結
很多年前,在一望無際且渺無人煙的大海上,遠離家鄉的海軍戰士身在戰艦巡視著我們祖國的遼闊海韁 。歲月流逝,其中有一位長期與纜繩打交道的戰士如今早己回到家鄉頤養天年。經歷了多少驚濤駭浪,多少風雨滄桑變幻,對於曾經的日子,我們白髮皓首的老者,留下了什麼有意義的回憶呢?
任誰也想不到,是那些長長的暗色的纜繩竟然讓他的晚年生活別有一番情趣。小院深居的門口一側掛滿了那串成一串的紅紅的大辣椒,而綠蔭如蓋的花架下老人手中拿的卻是同樣豔麗的繩結,它是一支燈籠的形狀,長長的燈須在和風的吹拂下徐徐飄動,就象他此刻平和的心情。老人自豪地說,是那寂寞而充滿危險的海上生活,才能讓他有時間琢磨這繩中的玄機,現在他可以用彩色繩子編出栩栩如生的小動物甚至是線條複雜的京劇臉譜也不在話下。
老人的創意無師自通,但是我國作為文明古國,用繩子編結出藝術卻是由來己久了。我們的先賢們講究中庸之道,修身養性表現在外表上,那些文人騷客大都以玉樹臨風的姿態示人,衣袂飄飄之下便有了繩結的用武之地。扇墜,荷包帶、袍帶等系金墜玉,美哉妙哉。
美麗的繩結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亦掀起了復古的狂熱潮流,人們稱之為中國結,有了這一枚小小中國結佩戴在這中式的唐裝之上,雄偉的男子顯出幾分儒雅,玲瓏的女子露出些許精緻,中華文明古國的風韻躍然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中國結都是由平安結演變過來,盛行在明清朝代。編織一支平安結,除了選取光滑美麗的細繩外應該準備一些工具,海綿墊、鑷子、珠針,還需要一雙靈巧的手。編織時或站或坐,把選好的繩挽一蛇結,在海綿墊上用珠針把繩固定搭一個大致框架(一般為菱形),再用鑷子穿繩其中,不一會兒就穿好了,還要進行整理,一支好的平安結三分編、七分整,這就是有高下好壞之分的原因了,編得再好,也要整形。之後,再對結的四周抽出弧形,沿各自的方向把它用鑷子拉緊。
中國結根據其形狀被人們寓以不少深刻含意。有吉祥結,代表追求真、善、美的良好願望;有蝴蝶結,代表富貴;有如意結,四周編有小結代表四季如意;有大大的圓滿結,代表花開富貴,平安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