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更高。難怪……難怪日本維新之後追上列強的速度有如火箭一般。
日本重視教育是跟藩與藩之間的競爭有關嗎?但是歐洲的中世紀也是分封,卻不見有這樣重視教育。英國工業革命之後由於社會化大分工,單一工種的產生使得使用技術更簡單,甚至還讓英國的認字率略有下降。
唐寧對寺子屋的教材產生了興趣,要求去瞅一瞅,在山本音吉和福澤諭吉的斡旋之下,調查了三所寺子屋,發現教材中的書信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庭訓往來’,‘商賣往來’,‘百姓往來’各種往來。也有四書五經和儒學,但似乎比較重視地理、歷史和人物,看來還是挺合理的嘛。
唐寧還是比較傾向於分封制對日本的影響,比如他們最高的統治官員,阿部正弘、井伊直弼什麼的老中,全都是有實際封地的藩主,幕府裡幹不下去,可以辭職去自己的封地去頤養天年,待遇沒差多少,卻基本上不會受到幕府的致命威脅,所以,日本的官場是一個有相當彈性的官場,你死我活的宮廷政變就少了些。藩主對自己封地的歸屬感使他們更願意發展自己土地,藩學什麼的也就更發達些。大清國則學會了不知道哪個缺德傢伙發明的流官制,主官只知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哪有心思建設根本不屬於自己的城市?真正把儒學當成精神指引的只是少數人,你就是把一本完全不通的二次元設定當理論,也會有一些人當成真理的,何況儒學多少還有點道理。
如果唐寧來主政大清,當然不會再回到分封時代,可是把各省各市的自主權提升到相當的高度,相當於激發“藩主”的建設家鄉的熱情,那是必須的。嗯,也就是江戶之行的收穫吧。至於英國的識字率不高,那可能跟英國人習慣於讓市場來決定教育有關,既然文化知識暫時沒有那麼重要,幹麼費那個勁呢?而德國人作為後進國家,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動力特別足,所以整個德意志地區由上至下的對教育的重視普遍比英國要強。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猜得到這位神級科學家是跑來日本“學習觀摩”的。
唐寧還想去日本的佛寺去呆一呆,受一點禪宗寧靜的薰陶,畢竟在鎮江殺了那麼多人,晚上睡得不是很踏實,殺人是為了以後拯救更多的人,多殺一點太平軍,以後太平的速度就更快點,不過這麼好的理由仍然不能讓唐寧安眠。佛教還是有點用的,特別是禪宗藝術,這跟藝術感染力有關係。
唐寧去淺草寺上了一柱香,跪拜菩薩,模樣頗為虔誠,法拉第也在一邊,看呆了,世人都知道溫莎大公是無神論者。林菲爾搶過養父手中的徠卡,抓拍了一張極其珍貴的溫莎大公拜菩薩的相片,估計以後會有佛教徒拿這一幕來證明佛主才是真神,你們看,溫莎大公大人都信觀音菩薩。至於唐寧心中真實的想法卻沒有人知道了。
這一出人意料的事件傳到了井伊直弼的耳朵裡,本來對日本文化、中華文化已經極不自信的井伊大人很好奇,乘機邀請唐寧到家中一坐,這位日本茶道的高手用他最拿手的茶道儀式來招待貴賓,唐寧果然跟禪宗很有緣,融入到茶道中十分徹底,十分安靜地觀摩極為嚴肅、莊嚴的武家茶道。讓原來大有敵意的井伊大人顛覆了對歐洲人的看法。
井伊直弼:“雖然很掃興,可是我不得不想問,歐洲人都是信上帝的吧,為什麼您會拜菩薩?”
唐寧:“信仰是廉價的,如果只要相信就能救贖,世間怎麼還有這麼多事端?在上帝和菩薩之間,我倒是寧可信菩薩,我知道佛教分為禪宗和淨土宗,禪宗更重視個人的修行,這是一種對精神的要求,多少要比信上帝科學點。歐洲不是什麼都好,基督教就不好,日本與中國的精神修養傳統我覺得比歐洲好。”
井伊直弼感動:“原來我們在歐洲也有知音,可是,我們的文化已經遭遇到了嚴重的危機,您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