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處在“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狀態之中。在這種社會結構中,經濟社會資源的分配存在很大問題,貧富分化比較嚴重,階層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比較激烈,沒有龐大的中產階層作為緩衝帶,像 “仇富”、“仇官”等社會不滿和怨恨情緒一直都存在著,也是誘發社會洩憤等大規模群體性衝突事件的“助燃劑”,“肉食者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點點地激化著,貧富分化所導致的階級對立一直著加劇“為富不仁”和“殺富濟貧”並存促推式的永無休止的階級鬥爭,於國於民於生產力都極為不利,最終導致了一個王朝的覆滅。
東漢時期,學術精英們學而優則仕轉化為權力精英,然後數代為官,培植了大量家族子弟、門生故吏,構成了強大的排斥性體制。日益固化、僵化,底層民眾根本沒有向上流動的平等機會。而且一代代地貧弱下去,甚至越來越窮,從富農落成貧農,後來又淪落成佃農甚至賣身為奴。
這一切跟後來某個朝代何其相似,那個朝代由權力精英以及依附於權力精英的資本精英、知識精英們構成的體制,已經成了某些權力精英的祖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所反對的階級社會。底層民眾縱然得到了大學教育,也很難改變自身的命運,頂多是從搬磚民工升級到碼數、碼字民工,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窮二代”、“新生代農民工”、大學生“蟻族”等問題,就是底層被“鎖定”的現例項證。
本來官府可以透過社會政治改革。改寫不合理的社會規則,給民眾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實現各個階層之間的良性社會流動;可以透過公共政策的調整,最佳化資源配置結構和利益分配機制,縮小貧富差距,按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向富人階層徵收高額的累進稅來補貼窮人;可以透過公民教育和宣傳工作,提高民眾的參與意識和能力,培育健全的公民社會,良好的公民社會是抵制國家侵犯個人權利的重要力量,進而充分發育公民社會,提高公民的社會參與水平,來實現社會結構的調整和轉變,避免王朝的覆滅。
不過,用腳後跟去想,那一朝的官府衙門是不會那樣思考問題的,他們竭盡所能地維持穩定,就是讓階層固化,讓啞鈴型社會固化,讓富的更富,讓窮的更窮。
那些官僚解決問題的方法永遠是騎在民眾頭上,摁著民眾的脖子,讓民眾屈服。出點事,百姓不過是要個真相、解釋、說法或扶慰,但通常得到的回應卻是天上地下全副武裝的耀武揚威,沒有人出來表態,更沒有安撫,小事搞成大事,激化情緒,製造官僚與民眾的階層對立,埋下仇恨的種子。
那樣的社會發展下去是沒有任何希望而言的。
所幸的是,呂布已經從那個固化的社會里逃脫出來,沒想到他又回到現在這個固化的社會,他若是任由那一輩的問題在這一輩子重演,他呂布還有生存下去的意義嗎?
這場改變這個國度五千年頑疾的戰爭是漫長而艱鉅的,呂布現在只贏得了前面幾個小戰役而已,更艱苦的還在後面,他要冷靜、沉穩以對。(未完待續。)
ps: 那些動不動就說作者憤青的人們,別忘了你們的出身,要是你們是官宦子弟,反對作者是正當的,但你們本身是草民二代,不認清自己的處境,還來辱罵作者,就太不應該了。這篇文章雖然有些枯燥,但很有意義,希望有點頭腦的讀者能夠仔細讀讀。
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
呂布雖然一直在極力地打壓、遏制世家,但他明白,世家是世代為官的家族,而且都是郡太守、州刺史、三公之類的高官,像這樣的家族,底蘊都非常豐厚,並不是自己三五年時間就能完全剷除的,而且只要存在官本位和門第觀念,消滅了一個世家,就會出現另外一個世家。
像後世的黴國、倭國之類的發達國家,雖然號稱民主國家,但一樣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