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樹立起來,它們用於測量高低角和水平角,觀測兵高聲把測量得到的角度喊出來,計算兵手邊擺著三角函式表,彈道參數列,他檢視著資料,拉動著計算尺,把火炮應該調整的高低角和方向角大聲地報出來,這個時候就是炮手的工作了,他調整著火炮的位置,把炮口指向需要的方位,調整方位的時候,難免有偏差,控制偏差就要靠炮手的經驗了。
排長再次傳達了方位準備完畢訊號,炮營管帶隨後向林遠傳遞了準備完畢的訊號,不過此時還不能開炮,因為他們在等待林遠選用彈種。
定武軍總共配備了三種炮彈,葡萄彈,開花彈和字母彈,這些炮彈的名字和現代彈藥的名字相距甚遠,林遠看到它們之後也著實迷茫了一陣子,問劉鏢,他也說不清楚,林遠只好把有經驗的炮手找來,細細地問了一番才知道,原來葡萄彈就是現代的榴霰彈,這種彈爆炸之後的碎片多,主要在防禦作戰中應對敵人衝鋒,今天是進攻作戰,所以林遠並沒有讓部下帶這種炮彈。
開花彈就是現代意義上的高爆榴彈,子母彈就是原始版的集束炸彈,林遠很快下達了命令,使用開花彈,延時引信!這個命令又讓炮兵們很是迷茫,尤其是那些有經驗的老兵,他們認為該使用子母彈,這樣炮彈落到敵人戰壕裡的機會能夠大一些,至於那個延時引信,就更那他們不解了。
彈藥手們把炮彈從炮車上運到火炮邊上,在這個時代的炮兵編制裡,負責搬運炮彈的人員佔了很大比重,因為這個時代的火炮沒有自動裝彈機,炮彈只能靠人來運,一枚七十五毫米的炮彈可能重達二十多斤,而炮彈堆放位置距離火炮至少有二十多米,定武軍的火炮設計的最大射速在每分鐘十發左右,要達到這個速度需要人全速奔跑運輸彈藥,一個人扛著二十斤的炮彈,用一百米衝刺的速度跑上幾十個二十米,肯定累得不行,所以需要好幾個運輸彈藥的人。
彈藥手解除了保險,換裝延時引信,把炮彈運到火炮附近。
這個時候,林遠下達了步兵進攻的命令,劉鏢已經親自率領步兵,移動到了距離日軍陣地八百米的距離上,一聽到命令,劉鏢站起身來,大手一揮,說道:“跟我來。”
步兵們隨後用慢速向著日軍陣地跑去,他們之所以慢跑,是在為最後一百米的衝刺熱身,劉鏢雖然年近四旬,可是速度卻絲毫不見慢,他跑在隊伍的最前面,手中拿著一支左輪手槍,漸漸地,已經能夠看清日軍陣地上的石頭。
這個時候,林遠的指揮部突然發出一記響亮的軍號聲,定武軍不光有鑼鼓這樣的傳統通訊裝置,也購進了一部分西洋軍號,不同的軍號聲代表不同的意思,可是這個軍號聲代表著什麼,卻沒有人明明白。
劉鏢聽了,卻突然停下腳步,大手一揮,說道:“給我停下,全速往回跑!”
185 碎石雨
劉鏢手下計程車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紛紛心想:“協統剛剛下了什麼命令?往回跑,往回跑那不是逃跑嗎!臨陣脫逃,斬首勿論啊!”
士兵們都以為自己聽錯了,站在原地,前進也不是,後退也不是,就在這時,劉鏢率先轉過頭來,向著後面跑去。
士兵們儘管是丈二的金剛,摸不著頭腦,可是見到一向治軍嚴格,愛打頭陣的協統大人都向著後面跑去了,也跟著向後跑。
原來,劉鏢的逃跑,正是林遠計策的一部分,剛剛那個誰都沒聽懂的軍號聲,就是林遠和劉鏢約定的暗號。
林遠之所以發出這個訊號,是因為他從望遠鏡裡發現:對面高地上的日軍,已經把火炮從坑道里面推了出來,日軍為了讓榴霰彈發揮更大的殺傷效果,特地等到清軍衝近了才把火炮推出來,劉鏢的衝鋒只不過是為了引出日軍的火炮而已。
林遠隨即下達了第二個命令:炮兵營向預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