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傭當地“土兵”的僱傭軍制度,稱為西帕衣團,士兵多為“土兵”,而軍官則由專門設立的學校訓練的英國人擔任。到1857年孟買、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三個英國殖民地各有自己的部隊,“土兵”的總人數已經遠超英國正規軍,共有二十萬西帕衣兵,而英國士兵只有四萬人。
東印度公司給予西帕衣兵的待遇相當不公平,工資很低,並且他們參加遠征時(如往阿富汗或緬甸等幫助英國進行殖民擴張時),必須自己支付旅途費和行李運費。特別是1856年遠征緬甸參加英緬戰爭,按照印度傳統,如果前往緬甸會導致喪失種姓和被逐出所在群落。很多土兵對此非常不滿。而戰鬥結束後,東印度公司又開始取消僱用兵的原有的一些權利,減少他們的薪水,並規定職務升級不能超過中士。相比之下,英國士兵住在舒適的房子,印度土兵卻只能住簡陋的帳篷。
起義爆發的直接導火線則是關於子彈潤滑油的傳言:1857年初開始在僱傭兵中流傳這樣一種說法:東印度公司以豬油、牛油混合的潤滑油塗在來福槍(步槍)的子彈紙皮包裝上。由於印度教視牛為神靈忌食牛肉,而伊斯蘭教則視豬為汙穢之物,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在裝彈之前,士兵又必須用牙齒來咬破來福槍子彈的紙皮,因而,主要擁有這兩大信仰計程車兵們都拒絕使用這些子彈。東印度公司宣稱,這種說法只是謠言,並且已經換了新的用臘作潤滑劑的子彈。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懷疑潤滑油不乾淨,拒絕咬掉新槍支所使用塗了潤滑劑的子彈殼。
3月29日,第34團的一名士兵mangalpandey攻擊了他的英國中士,並殺死了另一名軍士長,隨後開槍自盡未遂,但被判死刑並在4月8日被絞。東印度公司決定取消這個34團以作為集體懲罰,從而激化了矛盾,引起其他團計程車兵不滿。
1857年5月9日,第3輕騎兵團85名印度士兵因拒絕使用子彈,英國人把他們關進牢獄,判處10年苦役。這種懲罰激怒了他們的夥伴,5月10日,處於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隊第11輕騎兵團和20輕騎兵團首先發動暴動,釋放了第三輕騎兵團士兵,並攻擊歐洲人居住區。他們擊斃了英**官,殺死所見到的歐洲人和土著基督教徒,並燒燬房子。在密特拉的英國士兵共有2083人及12門野戰炮,印度土兵則有2500餘人。當地的英**官也許覺得可以控制局勢,並沒有通知其他地方的英國守軍,英軍的指揮失誤加上行動緩慢,使得起義軍隊得以向首都德里勝利進軍。
5月11日,起義軍隊到達德里後,當地的印度人紛紛加入反英運動,攻擊紅堡並打死了5名英國人。在起義軍的擁戴下,早已名存實亡的統治者,居住在紅堡中的莫臥兒帝國末代皇帝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扎法也宣佈接受起義軍的推舉,名義上統領反英全域性。
西帕衣團則繼續在各地攻擊英國人和基督教徒。起義迅速擴及印度領土的三分之二的地區。
印度局勢終於惡化了。此時主持局面的印度總督已經不是達爾豪西,而是一年多之前接任的坎寧子爵,剛剛接任,處理事務尚不老練,給了西帕衣兵可乘之機。
世界軍政大事同時發生了兩件,一件是盧森堡大公寡國小民微兵與歐洲列強普魯士對峙,另一個是印度土兵嚴重叛亂。兩件都跟唐寧有關,因為他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東印度公司最大的股東,而他的駐紮在新加坡的黑森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