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穿上新衣還真像讀書人了!”王麗梅喜道。
秦石頭鼻子發酸,眼眶都有些溼潤,叫了聲:“娘……”
“咦?這是什麼?”王麗梅突然摸到他胸前的硬物,伸手去摸。
秦石頭連忙把書拿出來,又把拜師婁雨賢一事講出來。
自從送兒子去讀書後,王麗梅就經常打聽讀書考科舉的事情,她對拜師一事有幾分瞭解,知道這是天大的好事,不然就憑他們農家,拿什麼養出一個讀書人來?。
她驀地站起來,歡天喜地道:“我去告訴你阿爺阿奶去!這可是好事呀!”
秦石頭身上的衣服,果然是今年全家人唯一一件新衣,冬日天寒,怕凍生病,鄭氏不許孩子呢出去,整日在屋裡待著,擠一擠還能暖和些。
秦石頭開春後要拜婁雨賢為師,成了家裡天大的喜事。
他們這樣的人家,能和讀書人攀上關係,也能讓人高看一眼。
晚上,燒鍋做飯的柴火被移送到火塘,秦家十幾口人圍坐在火塘邊取暖做事。
搓麻繩,擇黃豆,挑稻種,冬日雖然不用下地幹活,可家裡的活也不少,還要為明年開春做準備,一家人都閒不下來。
秦木橋率先道:“石頭要拜婁夫子為師,這是好事,明日春富冬財,你們兄弟倆去集市一趟,把家裡雞蛋鴨蛋賣一賣,買幾吊肉來,做成肉乾,開春拿去給婁夫子。”
他想了想,又問秦石頭:“石頭,拜師還要啥來著?”
農家人想講究,也不懂得這些規矩。幸好秦石頭有準備,提前問了婁雨賢。
“阿爺,除了肉條,還要準備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
這些都是必備的規矩。
秦木橋道:“你們兩個可記住了?買這些東西,可別出差錯了。”
“沒事,離開春還有時間呢,就是現在不備齊,趕著開春備夠也成,”鄭氏抱著鎖頭,笑意吟吟道:“還是先給石頭買些紙筆,婁夫子不是說了嗎?讓他多練字呢。”
買紙墨筆硯,對秦家來說可謂是一等一的新鮮事,誰都不知道這文房四寶是怎麼樣的價格。
兩個老人家你一言我一語,就把秦石頭這個冬季要做的事給商定了。
接著秦木橋又清清嗓子,對大家道:“還有一件事,以後叫石頭不要叫石頭,叫他……石頭,婁夫子給你起了啥名來著?”
秦石頭哭笑不得:“阿爺,夫子給我起大名,叫秦扶清,你們是我親人,叫我小名就行啦。”
“哦哦,秦扶清,”秦木橋又念一遍,也不知道是哪兩個字,又是什麼意思,不過聽著就響亮,文氣,和家裡人的名字都不一樣,秦木橋樂呵呵的,心裡莫名激動。
他們老秦家,也算是出了個讀書人。
說不定將來還能做官呢。
眾人都跟著說笑,趙草兒也笑,只是心裡沒那麼舒服,又是買肉條又是買紅棗,還要買什麼紙墨筆硯,這得花多少錢啊?
全家緊著給石頭一個人花錢,她心裡當然不是滋味。
只是當初早就說好了,既然要送秦石頭去讀書,誰再嚼舌根子誰就捱罵。
趙草兒不想明知故犯,只是心裡不舒服,在臨睡前忍不住對丈夫宣洩出來:“爹孃今年真不打算給家裡孩子做新衣啊?”
秦冬財都快睡著了,咕噥道:“往年不也沒做嗎?”
“可今年給石頭做了啊!”
“石頭要讀書,成天要出門,其他孩子不出門不就好了?”
趙草兒一肚子氣,推秦冬財道:“合著貓娃子不是你親生的,石頭才是!你怎麼天天替他說話!”
秦冬財惱了,一吧嗒嘴坐起來,“大哥家五個娃,咱們三個娃,就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