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太后教誨。”
慈禧微微一笑,隨即平靜地說道:“我記得,長毛鬧開來的時候,咱們和南邊兒幾個藩屬的聯絡,一時間都斷掉了。當時,朝廷想找幾個人,到越南、暹羅、緬甸那邊兒,聯絡一番,給大家夥兒派顆定心丸,可是——”
她微微搖了搖頭,說道:“找來找去,竟是找不著人——一個都找不著!沒人肯去!升官沒有用,給銀子沒有用,什麼都不及性命來得緊要!”
“為了這個事兒,先帝還發了好大的脾氣——可是,也沒有用!”
“當然,也盡有不怕死的。”慈禧微微皺起了眉頭,“可是,光不怕死不夠用呀!得識文斷字,得能說會道,最緊要的——得會說那邊兒的話呀!”
“我當時就想:偌大一箇中國,竟找不出這樣一個人才?——還就是找不出來!”
“我想,”慈禧的聲音,微微變調了,“鬧長毛的時候,出使南藩,再險,再難,也過不了你說的,漢武帝通西域、通西南吧!那個時候,一批批的使者,前仆後繼,今兒卻……”
頓了一頓,悵然說道:“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未完待續。)
肩部拉傷,請假一天
不小心把右肩給拉傷了,試了又試,實在是碼不了字兒,只好請假一天,希望明天可以恢復正常,見諒。
*(未完待續。)
第七十四章 開疆拓土,爵以賞功
姐姐,您真是提出了一個好問題。
不過,這個題目太大了,從哪兒說起好呢?
關卓凡沉吟片刻,說道:“臣先跟太后回一個人物,此人姓張名騫,便是稟告漢武帝,身毒可通大夏的那一位。張騫使西域,出發的時候,帶了一百多人;十三年後,終於歸國,當初的一百多人,卻只剩下他和一個貼身的僕人,真正叫百死餘生。”
關卓凡的聲音非常平靜,但慈禧卻聽得驚心動魄:這十三年中,這個叫張騫的,不曉得身歷多少驚心動魄、萬險千辛?
“合縱連橫的差使,”關卓凡說,“雖然沒有辦成,但張騫此行,西域的地理、人情、風物,卻摸得門兒清。之後,漢大擊匈奴,張騫從大將軍衛青出塞,便以‘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封博望侯。”
慈禧心中微微一震。
關卓凡繼續說道:“太后大約聽過,漢朝有一位叫做李廣的將軍——”
“李廣?我曉得,‘飛將軍’嘛。”
“是,這位李廣,武藝高強,名氣也大,可是,他打了一輩子仗,到死也沒有封上一個侯爵——這個,比起他的同僚張騫,可是遠遠不如了。”
慈禧目光一跳。
“還有,”關卓凡慢吞吞的說,“拿本朝來說,打平長毛,削平大亂,臣子之中,居首功的,自然是曾國藩——論功行賞,亦不過一個一等侯。”
慈禧不自覺地直起了身子——她曉得關卓凡要說什麼了。
“可知朝廷名器至重。”關卓凡凝視著慈禧,“臣想,如果這位張騫生在本朝,憑‘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能不能也博取一個侯爵?——他並沒有攻城略地,說到底,不過是一個嚮導。”
嚮導?侯爵?
怎麼可能?
在本朝,張騫這類人物。打完了仗,頂多在“保案”中帶上一筆,給個“出身”罷了。
慈禧心中,震撼而混亂。
哪裡不對勁兒?
“方才太后說。”關卓凡微微一笑,“‘升官沒有用,給銀子沒有用’——臣不曉得,給多少銀子,升幾級的官?”
這幾句話。微含譏諷之意,慈禧當然聽了出來,不過,事兒不是她手上的事兒,譏諷也不是譏諷她。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