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讓大明重新奪回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寶座,以經濟促進軍事發展,再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這樣大明才能真正崛起。
這是一個相當重大的課題,並不是他一個人能想周全的,所以他不得不再次召集一眾親信來商討。
當然,這次是來文的,那些武將就免了,他召集的人員主要有:
內閣首輔禮部尚書徐光啟;
工部尚書畢懋康;
工部左侍郎王徵;
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宋應星;
再加上一個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就算差不多了。
為什麼要叫上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呢?他就一個特務頭子,跟經濟發展有關係嗎?大家可別忘了,他還是日興隆商號的幕後大老闆呢,這貨當錦衣衛指揮使不上心,賺錢倒是挺來勁的,現在也算是個小小的經濟學家了。朱慈炅叫他來主要還是想聽聽他賺錢的心得,發展經濟不光是要靠技術,靠市場,還要靠人,得有人去帶頭,帶著大家去賺錢,這種人就是所謂的老闆,現在大明最大的老闆當然是他朱慈炅,但是他只是兼職的,他的主業還是當皇上。這貨是反過來了,主業是當老闆,副業是當錦衣衛指揮使,所以現在大明最大的私營老闆應該是他,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
朱慈炅待大家到齊了,便立馬丟擲了經濟發展的大課題,讓他們自由發言,獻計獻策。
首先發言的當然是內閣首輔徐光啟,他主要注重的是農業發展,說到這個賺錢,發展農業也並不是賺不到錢。比如提高糧食產量,這個糧食就可以賺錢,現在大明的糧食畝產量可以說低的可憐,也就三石左右,只要能提高到四石,一畝就是能多賺一兩銀子,要知道大明現在的耕地可有上十億畝,這個利潤大到恐怖。
當然發展農業也不光是提高糧食產量,還可以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有很多土地不適合種糧食,但是種經濟作物卻是沒有問題的,比如干旱的地方可以種棉花還有桂皮、八角等香料,這些都是利潤比較高的經濟作物,大明這種土地很多,光是因為乾旱和灌溉不方便而不計入耕地範圍算作荒地的就有將近兩億畝,如果都種上經濟作物,這個利潤同樣大到恐怖。
還有植桑養蠶,養牛養馬,製造盆景等等等等,都是經濟增長點,總之,農業大有可為。
朱慈炅聽的一愣一愣的,他沒想到徐光啟不但是西學泰斗,對農業也這麼瞭解,這些的確都是生財之道,只要切實推行大明的生產總值至少可以翻一番。不過,徐光啟從哪裡瞭解這麼多東西呢?這會兒可沒什麼度,這麼多東西,他是從哪裡查來的,朱慈炅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原來徐光啟正在編寫《農政全書》,《農政全書》分為12目,共60卷。12目中包括:農本3卷、田制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1卷、製造1卷、荒政18卷,他說的這些在《農政全書》裡都有記載。
好東西啊!朱慈炅立刻要求徐光啟加大編撰力度,從翰林院抽調大量人員,儘快把《農政全書》編撰出來。
接著工部尚書畢懋康、工部左侍郎王徵、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宋應星針對蒸汽機推廣的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可以推廣的東西很多,像飛梭織布機這已經是現成的了,還可以研發蒸汽印刷機、蒸汽制粉機、蒸汽打磨機、蒸汽鋸木機。。。。。。,這些工部都可以組織人員研製出來,但有一個問題,這些都不能白送啊,必須出錢來買的,一般平民那裡來這麼多錢!
這下就輪到駱養性出場了,沒錢好辦啊,跟日興隆商號借貸啊,他錦衣衛還怕誰不還錢嗎?光是這個利息就很可觀,而且還可以收購他們的產品,賣到海外殖民地去,這樣日興隆發展就更迅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