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5部分

論,蔡崇鑫沒有過多的駁斥。

網購相關業務被出售,阿里實力的確衰弱一大截。

儘管拿到了45億美金,超過300億人民幣的資金流,依舊讓外界開始懷疑阿里的實力。

不過釋出會上,蔡崇鑫還是簡單說了幾句阿里的未來方向。

拋棄網購業務,由c類客戶為主向b類客戶為主轉變。

所謂c類客戶,一般指個人使用者,b類使用者則是企業使用者。

實際上,阿里起家的根本,就是這些b類使用者,只是前兩年掏寶發展迅速,阿里在掏寶上投入更大,更側重於c類客戶。

現在,掏寶被出售,阿里迴歸根本,也是理所應當的。

此刻,阿里軟體在全球已經擁有數千萬中小企業使用者,為這些企業提供線上軟體服務。

另外阿里收購了萬網,主要也是為企業使用者提供完整的應用服務。

最後,蔡崇鑫又宣佈,阿里旗下的b2b網站業務重心會聚焦到零售供應鏈尖端。

換言之,阿里出售掏寶之後,不再做個人業務,核心在於掌控零售核心供應鏈。

放棄了掏寶,不代表阿里放棄了零售業務。

實際上,阿里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網上零售集團,掏寶存在的時候,阿里志在打造零售一條龍服務,其實和京東的十節甘蔗理論差別不大。

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又或者遠方,主要目的就在於吃下更多的甘蔗,掌握更多的零售服務環節。

如今,掏寶被出售,阿里放棄了垂直銷售渠道,卻是將核心放在了核心供應鏈渠道上面。

對於零售企業而言,供應鏈是重中之重。

大生產商,品牌商,終究是少數。

零售集團,接觸更多的還是中小企業供應商,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品牌產品終究只是少數。

大眾使用更多的,購買更多的,還是中小企業提供的產品。

阿里現在為中小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側重投資b2b平臺,目的就在於掌握這些中小企業核心。

將數千萬的中小企業聚焦到阿里,從源頭上控制各大零售集團。

一旦阿里的這些業務做大,到時候,就可以制衡遠方這些平臺。

當然,遠方作為目前華夏第一大網上購物平臺,阿里就算掌控了供應鏈,對遠方制衡效果有限。

按照馬昀之前的預期,如果掏寶和天貓可以做大,再控制了核心供應鏈,那時候阿里便會立足於不敗之地。

可惜,李東沒給他這個機會和時間。

在馬昀剛有這心思的時候,便迅速擊潰了掏寶,讓馬昀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

臨安到平川的高速上。

李東感慨道:“其實,以前我也一直覺得,掏寶、支付寶這些業務才是阿里強大的根源。

直到這幾年,看著馬昀一點點佈局,我才發現,這都是我的錯覺。

好在提前一步擊潰了掏寶,要不然,以後我們麻煩很大。

從99年開始,阿里就在拉攏中小企業,到現在,十年了,華夏很多中小企業的利益都和阿里繫結在了一起。

於無聲處聽驚雷,阿里做的不聲不響,實際上已經滲透到了零售各個環節。

一旦再拖延下去,掏寶和天貓做大,終端供應鏈被阿里掌控,那我們這些平臺,恐怕真要受到阿里的控制了。”

前世,馬昀說阿里是為了培養更多的京東,李東嗤之以鼻。

實際上,很多人都覺得老馬是在吹牛。

這輩子,馬昀其實也說過這話,不過物件換成了遠方罷了。

如果以前李東看的還不是太透徹,被掏寶和支付寶吸引了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