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旅遊專案中永久性設施建設涉及的用地,依法按建設用地管理;
對屬於自然景觀用地及農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既不改變土地權利性質,即仍由現有土地權利人使用和管理,也不改變土地用地用途,即屬於農用地的仍按農用地管理,屬於未利用地的仍按未利用地管理。
對這一部分土地利用與旅遊經營的經濟關係,由相關當事人依法協商解決。
依法實行分類管理,既有利於減少建設專案用地轉用徵收規模與成本負擔,又確保當地群眾不因旅遊專案的發展而離土失地,而是可以共同參與經營、分享專案收益。
(四)多方式供應建設用地。
針對旅遊業建設用地涉及多種規劃用途,部分用地用途不夠明確的問題,為支援旅遊業發展、規範旅遊業用地供應管理,檔案主要提出三方面政策。
在旅遊相關建設專案用地中:
一是嚴格執行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相關法律規定,要求用途混合且包括經營性用途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
二是明確部分旅遊業用地規劃用途,同時,為體現對旅遊業發展的支援,對規劃用途和供應管理進行了協調,部分旅遊專案用地規劃用途按國家標準進行分類,供應方式、價格、使用年限則按法定“旅遊用地”的規定實施。
三是鼓勵以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方式供應旅遊專案建設用地,以降低旅遊專案開發初期用地成本。
(五)加大旅遊廁所用地保障力度。
國家高度重視旅遊廁所在旅遊業發展中的文明視窗地位和基本公共服務作用。
在國家的檔案中,明確提出,要用三年時間,全國新建和改建五萬七千座廁所,鑑於旅遊廁所用地面積小又分散的特點,為支援其建設,那檔案提出了三條政策措施。
一是新建、改建旅遊廁所及相關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需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可以同類多點為單位集中申請,並給予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支援。
二是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糞便處理設施,可以劃撥方式供應。
三是鼓勵在其他專案中配套建設旅遊廁所,以增加旅遊廁所供應途徑,促進土地和其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六)明確旅遊新業態用地政策。
針對旅遊新業態用地特點,按照鼓勵使用存量、規範使用增量的原則,依法明確了鄉村旅遊、自駕車、郵輪遊艇、文化和研學的用地政策。
一是引導鄉村旅遊規範發展。
鄉村旅遊是當前和今後旅遊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也是旅遊扶貧的關鍵抓手。
依據《土地管理法》、《旅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以及鄉村旅遊的特點,檔案提出四條用地規範措施:
第一條,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用集體建設用地,但應當在符合相關規劃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用及以入股、聯營等合法方式使用。
第二條,城鎮和鄉村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或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遊經營,但根據《旅遊法》的規定,這一政策的適用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管理辦法為前提。
第三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可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農用地、未利用地,從事與旅遊相關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但應依法透過承包經營流轉的方式進行。
第四條,最佳化農村建設用地佈局,建設旅遊設施,可透過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的方式進行。
二是促進自駕車、房車營地旅遊有序發展。
自駕車房車營地是旅遊產業新業態、旅遊消費新熱點,針對自駕車房車營地主要集中城市邊緣、觀光景點的分佈特點,檔案提出三